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江北水源地准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7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地下水和包气带氮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0~180cm包气带深度内水浇地中氨态氮(NH+4)显著低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p<0.05,下同);居民点包气带可溶性氮、磷分布特征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最大,其中硝态氮(NO-3,0~150cm)、亚硝态氮(NO-2,0~120cm)和溶解态磷(DP,0~90cm)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且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地下水中,NO-3是总氮(TN)主要组成成分,其中居民点和水浇地地下水中NO-3含量和TN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生产、粪便和废水是居民点位地下水中NO-3的主要来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NO-2含量与0~30cm深度土壤中的NH+4,NO-2和NO-3含量以及电导率呈显著正相关;NH+4含量与150~180cm深度土壤的pH值呈显著正相关;TN与0~30cm深度土壤中的NH+4和NO-2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包气带土壤氮、磷分布特征与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