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对咀嚼肌功能活动的评价研究

李文博, 朱玉佳, 秦庆钊, 单珅瑶, 高梓翔, 温奥楠, 王勇, 赵一姣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 2025, Vol. 43 ›› Issue (03) : 346-353.

自主研发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对咀嚼肌功能活动的评价研究

  • 李文博, 朱玉佳, 秦庆钊, 单珅瑶, 高梓翔, 温奥楠, 王勇, 赵一姣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主研发的国产化口腔无线表面肌电监测系统(Oralmetry表面肌电仪)在颞肌和咬肌活动评估中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招募22名志愿者,分别使用自主研发的Oralmetry表面肌电仪和2台商品化的表面肌电仪(Zebris、Teethan表面肌电仪)重复多次采集志愿者紧咬牙状态下双侧颞肌前束和咬肌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对采集的sEMG进行滤波、筛选、标准化处理,并计算7项用于评价咀嚼肌功能的sEMG指标。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3台表面肌电仪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3台表面肌电仪获得的7项sEMG指标的一致性。结果 针对22名受试者,3台表面肌电仪重复测量输出数值的ICC均介于0.88~0.99之间。Zebris表面肌电仪获得的前后系数、百分比重叠系数(咬肌、颞肌)等3项sEMG指标与Oralmetry表面肌电仪和Teethan表面肌电仪2台设备的测量结果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Oralmetry表面肌电仪和Teethan表面肌电仪获得的7项sEMG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Oralmetry表面肌电仪与2台商品化的表面肌电仪在获取用于评价咀嚼肌功能的各项sEMG指标的表现时,各自均表现出较好的可重复性,但其ICC在三者中表现最优。3台表面肌电仪测量的sEMG指标间也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尤其2台无线表面肌电仪(Oralmetry和Teethan)的测量指标结果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上述结果为Oralmetry表面肌电仪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表面肌电仪 / 肌电信号 / 咀嚼肌 / 颞肌 / 咬肌

中图分类号

TN911.7 / R318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文博, 朱玉佳, 秦庆钊, 单珅瑶, 高梓翔, 温奥楠, 王勇, 赵一姣. 自主研发无线表面肌电系统对咀嚼肌功能活动的评价研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5, 43(03): 346-353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L2321-00,L24213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1039,82071171);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C2405401)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