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代 | 采样点 | 古纬度/(°) | 资料来源 |
---|---|---|---|
P1 | 内蒙古地区 | 5.4 | 李朋武等, |
P1 | 内蒙古地区 | 15.0 | 李朋武等, |
P1 | 华北板块 | 18.0 | 吴汉宁等, |
P1 | 华北板块 | 37.0 | 林万智等, |
P1 | 华北板块 | 5.3 | 马醒华等, |
P1 | 华北板块 | 28.5 | 李永安等, |
C2 | 陕西韩城 | 9.6 | 吴汉宁等, |
C3 | 太原西山 | -8.4 | 林万智等, |
C2 | 太原西山 | 9.8 | 林万智等, |
C2 | 内蒙古阿左旗 | 19.6 | 黄宝春等, |
C2 | 太原西山 | 37.2 | 马醒华, |
C1-2 | 华北板块北部 | 7.0±5.2 | 任收麦等, |
C1 | 华北板块 | 10.1 | 吴汉宁等, |
C1 | 华北板块 | 9.2 | 吴汉宁等, |
C1 | 华北板块北部 | 19±16 | 任收麦等, |
C1 | 内蒙古地区 | 1.4 | 李朋武等, |
O2 | 鄂尔多斯 | -14.4 | 黄宝春和朱日祥, |
O2 | 河南焦作 | -22.6 | 杨振宇等, |
O2 | 华北陆块 | -2.7±5.5 | 林万智等, |
O2 | 华北陆块 | -24.2±7.6 | 杨振宇等, |
O2 | 华北陆块 | -14.7±4.4 | 杨振宇等, |
O1-2 | 华北陆块 | -23.2±10.3 | 孟自芳, |
O1-2 | 华北陆块 | -14.9±6.1 | 黄宝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