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集层特征、成因类型和机制:以川南长宁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廖崇杰, 陈雷, 古志斌, 刘丙晓, 杨莉, 谭秀成, 熊敏, 曹剑

PDF(6518 KB)
PDF(6518 KB)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3) : 714-730.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集层特征、成因类型和机制:以川南长宁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 廖崇杰, 陈雷, 古志斌, 刘丙晓, 杨莉, 谭秀成, 熊敏, 曹剑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以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通过对各井的矿物组分、总有机碳(TOC)含量、孔隙度、含气性和沉积古地貌特征研究,对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的储集层成因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五峰组主要发育碳酸盐矿物和硅质矿物,页岩TOC含量、孔隙度和含气性均相对较低/较差;龙马溪组龙一1亚段下部页岩以硅质矿物为主,TOC含量、孔隙度和含气性均表现最好;龙一1亚段上部主要以黏土矿物为主,TOC含量、孔隙度和含气性均较低/较差。(2)将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储集层划分为3个大类:基质孔隙型储集层、黏土裂缝型储集层和有机孔型储集层,其中基质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五峰组,有机孔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龙一1亚段下部,龙一1亚段上部则以发育黏土裂缝型储集层为主,研究表明有机孔型储集层孔隙度高、含气性好,是最优质的海相页岩气储集层。(3)依据残留厚度和补偿厚度印模法,以下二叠统梁山组底界面为依据绘制出龙马溪组沉积前古地貌格局,通过对龙一1亚段下部储集层特征与古地貌格局对比,表明古隆起控制优质烃源岩、斜坡区控制优质储集层,古隆起与陆源输入联合控制脆性矿物分布。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集层勘探新思路,结果将有助于丰富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理论。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 储集层特征 / 成因类型 / 成因机制 / 古地貌 / 奥陶系 /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廖崇杰, 陈雷, 古志斌, 刘丙晓, 杨莉, 谭秀成, 熊敏, 曹剑. 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储集层特征、成因类型和机制:以川南长宁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3): 714-73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372173)资助

评论

PDF(6518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