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区延长组7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姜道广, 罗顺社, 陈亮, 代榕, 蒲宇新, 周庆安, 闫红果, 庞锦莲

PDF(13477 KB)
PDF(13477 KB)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3) : 625-640.

陇东地区延长组7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 姜道广, 罗顺社, 陈亮, 代榕, 蒲宇新, 周庆安, 闫红果, 庞锦莲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7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和沉积模式,以陇东地区长7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及沉积序列特征为例,开展了水槽模拟实验。该模拟实验总计13个实验轮次,可划分为3个沉积期,实验过程中借助3D扫描仪、4K高清摄像仪和流速测量仪等测量手段,完成了长73亚段细粒沉积过程的定量表征。实验结果表明:(1)陇东地区长73亚段主要发育4种岩相,分别为凝灰岩相、粉—细砂岩相、粉砂岩相和泥页岩相,且根据沉积环境特征共识别出9种岩相组合类型;(2)自物源区到深湖区,岩相组合的粒度呈变细的趋势,即随着向湖盆方向的推进,水动力由高动能向低动能转化,凝灰岩、细砂岩和粉—细砂岩沉积厚度变小,而泥岩沉积厚度变大;(3)受古地貌、水动力及物源控制,陇东地区长7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具显著规律性,即斜坡区距离物源近、水动力多处于高动能阶段,主要发育厚层凝灰岩夹薄层泥岩和厚层粉—细砂岩夹薄层泥岩,古脊—沟道区主要发育泥岩与凝灰岩互层、厚层粉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岩与泥岩互层、粉—细砂岩与泥岩互层和厚层泥岩夹薄层粉—细砂岩,深湖区典型岩相为厚层泥岩夹凝灰岩和厚层泥岩夹薄层粉砂岩。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陇东地区长73亚段沉积时期,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控制着细粒沉积岩相组合发育类型,物源供给的强弱影响着细粒沉积岩相组合发育规模,古地貌单元类型直接影响了水体能量变化和细粒沉积物的搬运沉积,三者共同作用,决定了细粒沉积岩相组合的空间分布。本次水槽沉积模拟实验建立的深水细粒沉积模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3亚段页岩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细粒沉积 / 岩相分布 / 沉积模式 / 水槽实验 / 延长组 / 陇东地区 /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姜道广, 罗顺社, 陈亮, 代榕, 蒲宇新, 周庆安, 闫红果, 庞锦莲. 陇东地区延长组73亚段细粒沉积岩相分布规律及沉积模式: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3): 625-64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02170)资助

评论

PDF(1347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