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盆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定量表征与控制因素探究及霸县凹陷实例

谢爽慧, 朱筱敏, 叶蕾, 黄捍东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446-467.

湖盆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定量表征与控制因素探究及霸县凹陷实例

  • 谢爽慧, 朱筱敏, 叶蕾, 黄捍东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浅水三角洲是含油气盆地中的重要储集层,河道砂体定量表征是高效勘探开发油气资源的基础。本研究定量测量9个现代三角洲的分支河道形态学参数,提出基于分支河道形态学差异可将三角洲分为伸长状、枝状与网状3类,供给沉积物粒度细、低砂地比利于伸长状分支河道形成,供给沉积物粒度中等、砂地比中等、高河流流量利于形成枝状分支河道,供给沉积物粒度相对粗、砂地比高、相对低河流流量利于网状分支河道形成。浅水湖盆背景下形成的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河街组一段(简称“沙一段”)浅水三角洲平原砂地比中等(0.34)、河流流量最强,形成枝状分支河道;内前缘砂地比高(0.51)、河流流量较平原降低,形成网状分支河道。调研7个不同构造背景与供源体系的野外露头,挖掘其定量参数,数据表明供源体系与盆地类型控制河道规模,断陷湖盆扇三角洲分支河道规模最小,坳陷湖盆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分支河道砂体规模最大,分支河道与水下分支河道的厚度与宽度之间呈指数关系,由于外前缘水动力更为复杂,形成的水下分支河道砂体宽深比较平原、内前缘分支河道范围更广;应用该定量关系得出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一段浅水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宽度介于35.5~218.8 m之间,内前缘分支河道宽度介于25.1~138.1 m之间,外前缘水下分支河道宽度介于46.7~235.7 m之间,未受到湖浪等改造而呈现“席状化”的表现。期望以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为基础,建立可适用于地下沉积区定量表征的三角洲河道砂体发育模型,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 沉积特征 / 定量表征 / 控制因素 / 霸县凹陷 / 沙河街组 / 沙一段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谢爽慧, 朱筱敏, 叶蕾, 黄捍东. 湖盆浅水三角洲河道砂体定量表征与控制因素探究及霸县凹陷实例.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2): 446-467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110)资助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