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成矿特征与潜力

罗香建, 覃英, 龚大兴, 卢树藩, 陈武, 黄庆, 王彪, 田恩源, 符宏斌, 盘应娟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411-422.

黔西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成矿特征与潜力

  • 罗香建, 覃英, 龚大兴, 卢树藩, 陈武, 黄庆, 王彪, 田恩源, 符宏斌, 盘应娟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3x)/龙潭组(P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分的陆相山前湖泊相环境。矿体主要产于含矿岩系中部高岭石伊利石层段,矿体厚0.55~2.83 m,平均厚1.42 m;稀土含量一般在0.19%~0.50%之间,平均在0.37%以上,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且富含高价值关键稀土元素镨、钕、铽、镝。稀土资源主要经历了峨眉山玄武岩喷溢物源形成阶段、风化淋滤初始富集阶段、搬运沉积成矿阶段、间歇性暴露淋滤再富集阶段4个成矿阶段过程。矿床形成受古地理、沉积环境、物源补给等条件复合限制,古陆湖沼相是稀土元素富集成矿的优势相区,是下一步该类型稀土找矿潜力所在地。

关键词

黔西 / 古陆相 / 沉积型稀土 / 成矿规律 / 成矿特征 / 资源潜力

中图分类号

P618.7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罗香建, 覃英, 龚大兴, 卢树藩, 陈武, 黄庆, 王彪, 田恩源, 符宏斌, 盘应娟. 黔西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成矿特征与潜力.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2): 411-422

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科技工程项目—贵州稀土、钡、氟等特色资源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研究(黔科合找矿战略[2022]ZD004)项目资助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