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球粒状磷块岩的生物成磷作用探讨

高川黔, 杨瑞东, 高军波, 彭柔, 李晓伟, 陈军, 陈吉艳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395-410.

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球粒状磷块岩的生物成磷作用探讨

  • 高川黔, 杨瑞东, 高军波, 彭柔, 李晓伟, 陈军, 陈吉艳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贵州瓮安陡山沱组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是新元古代末期成磷事件的典型代表之一,在磷矿层中保存大量的三维立体化石,包括藻类、疑源类、动物胚胎以及休眠卵等化石类型,显示出生物在磷富集成矿中的重要作用。以贵州瓮安穿岩洞陡山沱组上磷矿层底部的球粒状磷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未经化学方法处理的球粒实体进行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壳和内部结构;对样品薄片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特征。同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测定球粒化石颗粒中主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这些球粒状磷块岩主要由多细胞藻类、Megasphaera球状化石以及其他磷质微生物化石体组成,化石体的主要组成矿物为氟磷灰石。进一步探讨了微生物与成磷之间的关系,认为陡山沱晚期微生物的繁盛对磷沉淀富集成矿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生物不仅能吸附磷质进入细胞质、细胞核以及细胞壁中,死亡后磷酸盐化,形成磷块岩;还可以通过改变沉积水体环境,促进海水中磷酸盐的化学沉积。

关键词

球粒状磷块岩 / 生物成磷作用 / 陡山沱组 / 瓮安 / 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P619.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高川黔, 杨瑞东, 高军波, 彭柔, 李晓伟, 陈军, 陈吉艳. 贵州瓮安陡山沱期球粒状磷块岩的生物成磷作用探讨.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2): 395-410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3YFC2906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U23A2027); 贵州省地质勘查资金项目(编号:2024-2号)联合资助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