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盐度视角的大塘坡锰矿成矿机制研究

陈起宏, 魏巍, 余文超, 杜远生

古地理学报 ›› 2025, Vol. 27 ›› Issue (02) : 351-367.

基于古盐度视角的大塘坡锰矿成矿机制研究

  • 陈起宏, 魏巍, 余文超, 杜远生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通常认为,黔东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的发育与氧化还原条件、热液输入和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南华盆地作为一个半封闭盆地,在后冰川时期气候、环境动荡的条件下,水体的盐度可能同样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并调节锰矿的形成过程,然而盐度对于锰矿形成的控制作用却一直被忽视。本研究基于古盐度指标(B/Ga),结合氧化还原等多个古环境指标,对大塘坡锰矿形成时期的水动力条件和锰来源等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大塘坡组一段锰含量变化趋势与古盐度、氧化还原指标显著相关,揭示出古盐度在大塘坡锰矿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锰含量与Eu/Eu*87Sr/86Sr和εNd(i)之间显著相关,表明南华盆地大塘坡锰矿主要为热液来源。间歇性的热液活动不仅提供了锰的来源,同时引入了营养物质,促进了初级生产力的发展、微生物的繁盛和锰矿的富集。有机碳的氧化与冰川融水的输入造成了南华盆地高碱度的水体环境(水体富含CO32-和HCO-3),长期缺氧的环境以及海底热液活动导致水体中锰离子大量富集,两者相结合促进了盖帽碳酸盐岩的形成。因此本研究认为,较多的碳酸根离子输入、活跃的热液活动以及微生物的催化作用,是促进大塘坡锰矿富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古盐度 / 锰矿 / 大塘坡组 / 水体循环 / 微生物成矿

中图分类号

P618.3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起宏, 魏巍, 余文超, 杜远生. 基于古盐度视角的大塘坡锰矿成矿机制研究. 古地理学报. 2025, 27(02): 351-367

基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科研启动经费(编号:2022153);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编号:BX20200312)共同资助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