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组合及其古气候和古地理意义

杜研, 许欢, 丁家翔, 何柯衡, 赵潇然, 夏磊, 苑婷媛, 张毕辉, 刘高政

PDF(23887 KB)
PDF(23887 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6) : 1396-1419.

藏东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组合及其古气候和古地理意义

  • 杜研, 许欢, 丁家翔, 何柯衡, 赵潇然, 夏磊, 苑婷媛, 张毕辉, 刘高政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晚白垩世,东亚地区风成沉积分布广泛,具有显著的纬向分带特征,然而,与华南地区处于相同古纬度的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却鲜有风成沉积的报道。近年来,前人依据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将藏东贡觉盆地原古近纪风成沉积时代重新厘定为白垩纪末期,这为研究该时期青藏高原隆升前的古地理和古气候条件创造了新的契机。通过野外剖面考察/实测、样品薄片偏光显微镜岩矿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本研究对贡觉盆地贡觉组风成沉积序列、风成界面和沉积体系开展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贡觉盆地风成沉积组合主要位于贡觉组底部,集中分布在盆地西缘,主体由沙漠、冲积扇与河流沉积组成。其中,风成沉积以大型槽状层理、楔状层理和高角度板状交错层理为特征,层系中可见典型的颗粒流层、颗粒飘落层和风成沙波层,层面上可见风成波痕。风成砂岩中的碎屑颗粒以中、细砂为主,普遍表现出高结构成熟度和高成分成熟度特征,石英颗粒边缘具有“沙漠漆”结构。扫描电镜下,石英颗粒表面发育典型的新月形和碟形撞击坑,很好地指示了风成沉积成因。垂向上,风成沉积组合中显示出明显的下部风成与水成沉积交互、中部风成沉积主导、上部水成沉积增多的沉积序列特征,反映了干旱气候背景下突发性的降水/洪水引发地下水位的波动。认为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的形成演化与冈底斯山晚白垩世隆升形成的“雨影”效应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全球马斯特里赫特中期升温事件存在着一定联系。研究结果对于理解白垩纪末期青藏高原隆升前的古地理格局和古气候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贡觉盆地 / 晚白垩世 / 风成沉积 / 古气候 / 古地理

中图分类号

P512.21 / P534.5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杜研, 许欢, 丁家翔, 何柯衡, 赵潇然, 夏磊, 苑婷媛, 张毕辉, 刘高政. 藏东贡觉盆地白垩纪末期风成沉积组合及其古气候和古地理意义. 古地理学报. 2024, 26(06): 1396-1419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91323);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编号:202205AC160020);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项目(编号:2019QZKK0704)共同资助

评论

PDF(2388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