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黄有根, 许杰, 郑小鹏, 刘燕, 钟寿康, 李琳, 张道锋, 谭秀成

PDF(15267 KB)
PDF(15267 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911-925.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 黄有根, 许杰, 郑小鹏, 刘燕, 钟寿康, 李琳, 张道锋, 谭秀成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广泛分布,已有多口井试气后相继获得了工业气流,勘探潜力较大,但目前对该组灰岩沉积微相类型与沉积模式的研究尚不够成熟。基于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大量钻井岩心、薄片的详细描述,综合测井资料,从岩石类型、沉积相类型、典型沉积序列、沉积模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灰岩的沉积特征与沉积过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由海相碳酸盐岩、混积岩及陆源碎屑岩3大类15小类岩石类型构成,其中海相碳酸盐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生屑滩、滩间海、潮上带(泥坪)、潮间带(泥灰坪)等7种沉积微相。依据地层剖面精细刻画,共识别出海陆过渡环境下的6个典型序列,其中序列1、2、3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序列4、5、6为陆相三角洲沉积序列。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早二叠世太原组沉积时期经历了由陆相三角洲(碎屑沉积)→海陆过渡相(混积沉积)→海相碳酸盐台地(碳酸盐沉积)的沉积演化,受沉积期地貌影响,整体具有“北砂南灰,上覆泥煤”的沉积充填模式。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对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太原组的沉积地质认识,也为后续太原组天然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 下二叠统 / 灰岩 / 沉积特征 / 沉积模式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黄有根, 许杰, 郑小鹏, 刘燕, 钟寿康, 李琳, 张道锋, 谭秀成.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灰岩沉积特征与沉积模式. 古地理学报. 2024, 26(04): 911-925

基金

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科技合作项目(编号:2020CX010300);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上游领域基础性前瞻性项目(编号:2021DJ0501)共同资助

评论

PDF(1526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