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白云石化过程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

吴宇婷, 甯濛, 夏攀, 乔占峰, 于洲, 文华国

PDF(9252 KB)
PDF(9252 KB)
古地理学报 ›› 2024, Vol. 26 ›› Issue (04) : 895-910.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白云石化过程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

  • 吴宇婷, 甯濛, 夏攀, 乔占峰, 于洲, 文华国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典型的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中白云岩储集层发育,前人围绕该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形成机制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缺乏从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角度来探索白云石化过程及演化特征的研究。文中选取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西磑口剖面发育的2段白云岩-蒸发岩沉积序列(S1、S2)进行高精度连续采样,以沉积学、岩石学分析为基础,结合碳氧同位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识别出2类白云岩-蒸发岩共生组合,并对其白云石化流体性质、来源、演化及白云石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S1采样段发育Ⅰ型共生组合,主要由内碎屑颗粒白云岩—膏溶角砾白云岩—泥晶白云岩(含石膏假晶)—泥岩组成,代表强蒸发潮上带环境;S2采样段发育Ⅱ型共生组合,主要由薄-中厚层细晶白云岩—中层(颗粒)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含石膏假晶)—泥岩构成,代表潮间带—潮下带环境。(2)2种共生组合类型中白云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与孔隙水的配分模式相似,均表现为中稀土(MREE)富集、Ce弱负异常—正常、Eu弱负异常—正常、δ13C和δ1~8O值无明显差别、Fecarb和Mncarb含量较高,推测其白云石化流体来源相同,为海水衍生的弱还原性孔隙水。(3)研究剖面由下至上从Ⅰ型共生组合到Ⅱ型共生组合沉积序列的垂向演化,反映了蒸发潮坪环境中共生体系的典型白云石化过程,即随着海平面上升,从S1段至S2段由潮上带准同生萨布哈白云石化演化为潮间带—潮下带渗透回流白云石化,Ⅰ型共生组合中白云岩的MREE和Fecarb含量高于Ⅱ型共生组合白云岩,反映白云石化流体性质从富Fe2+-Mn2+、MREE向贫Fe2+-Mn2+、MREE的演化。研究认识丰富了共生体系下白云岩成因的基础理论,可为马家沟组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 / 白云石化过程 / 稀土元素 / 马家沟组 /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吴宇婷, 甯濛, 夏攀, 乔占峰, 于洲, 文华国. 白云岩-蒸发岩共生体系白云石化过程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为例. 古地理学报. 2024, 26(04): 895-91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133,4210213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编号:2021DJ0503)共同资助

评论

PDF(925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