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赵浩增, 郭永传, 贾思明, 马守战

PDF(588 KB)
PDF(588 KB)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 2024, Vol. 33 ›› Issue (04) : 199-203. DOI: 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4.02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 赵浩增, 郭永传, 贾思明, 马守战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因外伤致脊柱骨折的58例患者,均行PSF治疗,术中实施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胫后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指标、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患者术后行CT复查评估螺钉发生破壁情况,以Gertzbein分级≥1级为标准,分析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的准确性。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为(143.72±14.38) min、出血量为(175.92±24.62) mL、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5.68±1.15) d、住院时间为(9.35±1.48) d;术后患者胫后神经SEP潜伏期缩短,波幅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P<0.05);术后患者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58例患者共置入螺钉384枚,46枚(11.98%)螺钉置入时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术后CT复查Gertzbein分级0级337枚(87.76%)、≥1级47枚(12.24%),SEP、MEP和EMG监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1.49%、87.23%和59.57%,特异性分别为94.66%、92.58%和89.32%;多模式监测的敏感性为97.87%,特异性为96.74%。结论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准确发现PSF术中置入螺钉时患者发生神经损伤的情况,提醒术者修正手术操作,使患者术后脊柱神经功能获得较大改善。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 / 脊柱 /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体感诱发电位 / 运动诱发电位 / 肌电图

中图分类号

R687.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赵浩增, 郭永传, 贾思明, 马守战.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 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 33(04): 199-20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4.02

基金

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903063)

评论

PDF(588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