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access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86-94.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4
    季节性冻土区|无砟轨道|铁路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114-12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6
    针对传统文本摘要模型参数多、运算耗时长等问题,基于改进BERTSUM模型,探索了BERT模型的蒸馏变体DistilBERT、MobileBERT在CNN/DM数据集上所表现出的摘要性能,并由此提出一种轻量化抽取式摘要模型(DistilSum)。试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保留了原模型99%的性能,同时训练参数缩减了约36%,训练时间大幅减少。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7-12.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2
    为研究不同尺度有限元模型对地铁车辆底架承载结构强度计算的影响,对某型号地铁MP车不同尺度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分析结果与基于线路载荷的实车结构静载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复杂焊缝位置,壳-实体多尺度模型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8%,而两种壳单元模型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54%,表明计算结果对网格尺寸敏感,网格尺寸越大,误差越大;壳-实体多尺度模型计算精度更高,能更准确地反映底架承载结构在焊缝区域和板厚方向上的应力分布。在板面远离焊缝的区域,壳-实体多尺度模型和壳单元模型计算结果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20%,且对网格尺寸不敏感,壳单元模型在节约计算资源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98-104+11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4
    为了有效抑制列车长时间运行下SINS系统定位误差的快速积累,并解决GNSS/SINS组合导航系统在卫星信号故障时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因子抗差估计的SINS/DR组合导航定位算法,在SINS系统基础上,引入车载里程仪,作为一种提供列车航位推算数据的设备,通过卡尔曼滤波器的反馈校正获得列车导航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在传统卡尔曼滤波器的基础上引入一种自适应调节因子,强化了卡尔曼滤波器的反馈校正效果,保证了在系统建模不准确时仍可获得列车导航参数的最优估计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组合导航定位算法不仅可以保证高速列车长时间运行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而且在高速列车紧急制动的情况下仍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满足列车定位的基本要求。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5, 46(01): 9-14+38.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5.01.002
    大型活动散场时段的短时大客流需求具有空间分布失衡性,易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出现乘客聚集现象,不仅影响乘客乘车的舒适度,还存在安全事故隐患。为解决该问题,将乘客进站与列车运行时间离散化,以乘客最佳进站人数与列车运行长短交路作为决策变量,基于客流演化与列车运行的动态关系,建立以乘客总等待时间和列车运行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站联合限流与长短交路开行方案协同优化模型,并运用蜂群优化算法进行模型求解。以某轨道交通线路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常规运营策略相比,协同优化策略下运营成本减少了5.3%,乘客等待时间减少了19.2%,实现了对大型活动背景下车站短时大客流的有效控制。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1-7+1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1
    为揭示财税政策以及技术进步对新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产业化角度鼓励汽车电气化,基于宏观经济视角,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建立了引入环境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E-DSGE),分析相应的碳税政策、补贴退坡政策、技术进步及消费偏好等外生冲击方案下汽车产业的变化效应。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和碳税提升与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是顺周期的,有利于汽车产业电气化转型;补贴退坡和消费偏好只会在短期内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58-6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0
    磁悬浮列车加装串列升力翼可以减轻列车的净重并使其能耗有所降低,但在铁路限界和车顶有其他装置的约束下,串列升力翼的布置受到很大限制。为提升升力翼的气动性能,设计了适用于高速磁悬浮列车的6种常用低速大升力翼的翼型,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数值仿真,探讨了翼型对升力、升力系数、升阻比等性能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升力翼展弦比、跟梢比、攻角等结构参数对升力翼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维翼型升阻力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升阻比则随攻角的增大而减小;相同工况下翼型NACA BR 63-55-12具有良好的升力和升阻比,攻角为4°时升阻比为18左右,适于用作列车的升力翼翼型;展长取定值时,跟梢比为1、展弦比为3.5的升力翼具有更高升力,当攻角增大到3°时升阻比达到最大值18.8,之后逐渐减小。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49-52.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7
    对装有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地铁车体进行了横向受力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载荷加载方法。采用新旧结合的方法对地铁车体的横向惯性载荷进行加载,并对加载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加载时地铁车体的横向运动趋势更符合车辆的实际运动状态。地铁车体横向运动产生的侧滚力矩主要由抗侧滚扭杆装置抑制。抗侧滚扭杆载荷对地铁车体上、下门角焊缝应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最大增幅为14.7%;抗侧滚扭杆载荷有助于缓解端墙型材拼接焊缝应力,端墙型材拼接焊缝应力降幅可以达到6.7%。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23-3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04
    城市交通|交通结构|广义出行费用|交通需求|需求层次理论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16-22.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03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时间窗|模糊时间|模糊线性规划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72-77.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2
    针对铝合金滑槽清根问题,研发了铝合金滑槽清根小车,对小车的铣削参数采用单一变量法和多目标分析法,研究铝合金材料的去除机理,综合分析滑槽清根小车的工况。建立滑槽铣削有限元模型,通过设计不同的参数试验,确定合适的铣削参数组合,该实践可为后续铝合金滑槽清根小车的研发奠定基础。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78-8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3
    为提高超声波封接界面熔合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变振幅超声波封接方法。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分别设计了以动/静态力信号为输入、超声波振幅为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连接器与基底进行了封接试验,在封接初期,采用较大振幅加速接触表面的初始熔化并抑制了溢流缺陷,在封接中后期,以较小的振幅实现整个界面融合,以削弱超声空化效应。研究了界面的熔合状况,分析了振幅参数对气泡和溢流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静态力的模糊变振幅控制下的封接质量最好,气泡基本消除,溢流得到有效抑制,提高了熔合精度。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24-32.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4
    为探索大学生利用网约车出行行为的内在机理,在网约车领域提出结合基于充分性逻辑的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和基于必要性逻辑的必要条件分析(NCA)两种方法,引入外部环境、运营服务、感知安全、负面体验和安保措施,构建了大学生利用网约车的乘客满意度模型。应用PLS-SEM对1 102份有效数据进行检验分析,识别模型中的充分性因素;利用PLS-SEM得出的潜变量得分作为应用NCA的起点,得出乘客满意度的必要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充分性角度,运营服务、感知安全、负面体验和安保措施的总效应分别为0.422、0.184、-0.160、0.066,对乘客满意度有不同的显著性影响。从必要性角度,运营服务和感知安全也是必要性因素。要想获得中等水平(50%)的乘客满意度,需要运营服务至少达到27.2%,而要想获得最高水平(90%~100%)的乘客满意度,则不仅需要运营服务达到57.3%,还需要感知安全达到39.7%。研究结果突破了以往单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网约车出行行为机理,可以确定优先提升网约车服务质量的方向,丰富和拓展对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使用网约车出行行为的理解,为交通管理部门和网约车平台制定合理的网约车政策与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33-41.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5
    为了解决出租车与黄色小型车辆外观相似、不易区分的问题,以哈尔滨市出租车为研究对象,以YOLOv5+DeepSort为基本框架,新增交通量与速度检测模块。基于视频采集数据,建立出租车目标检测数据集与出租车图像数据集,采用深度学习方法构建车型识别模型。建立了考虑出租车比例因素的速度影响模型,分析了畅行状态下出租车运行特征。结果表明:结合深度学习的出租车车型识别精确率高达0.88;畅行状态下出租车平均速度比其他车型高5~15 km/h;出租车比例对全局平均速度及速度-流量曲线增长趋势存在一定影响;考虑出租车比例的速度影响模型在继承传统BPR模型优点的同时,精度提升了20%左右。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4): 33-4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4.005
    为评估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运用模糊贝叶斯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GPS数据的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两大类风险因素及具体表征风险评估指标,利用GeNIe软件构建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建立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和危险4个等级的评价集,采用降半梯形分布函数计算隶属度并构建隶属度矩阵,确定了隶属度到概率的转换公式,最后使用GeNIe软件对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结果进行推理计算,并依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实现了高速公路营运客车运行风险量化分级评价,识别了安全性较差路段,并以G12珲乌高速吉林至长春龙嘉机场段为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5, 46(01): 24-31.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5.01.004
    为促进新能源货车的推广应用,基于多项式Logit模型与混合Logit模型,探究影响城市配送车辆选择行为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生成陈述性偏好调查问卷,以调研数据为样本,就车辆运行相关因素、政府补贴及通行政策等对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选择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根据性别、月收入、职业对调研样本加以分组,探究相关因素对不同类型受访者选择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混合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高于多项式Logit模型;男性、收入越高的受访者和物流企业管理者更偏好选择新能源货车;续航里程、充电桩基础设施是影响城市配送从业人员车辆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通行政策对公司货车驾驶员有显著影响,补贴金额仅对物流企业管理者有影响,对专用停车位无显著影响。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69-74.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10
    为了克服工业废料尺寸测量时人工测量成本高且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目视觉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精密机械结构、双目视觉技术及先进图像分析算法,实现了废料三维尺寸的快速自动检测。在双目视觉测量技术应用上,系统基于平行式双目视觉理论,通过SGBM算法实现立体匹配。与BM算法相比,SGBM算法获得了更优的匹配精度与边缘清晰度,有效提升了测量的准确性,可输出高分辨率的视差图像与点云数据,为废料尺寸的关键参数提取提供了坚实基础。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较低,不超过2.5 mm,符合要求。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5): 16-2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5.003
    为深入研究我国道路运输事故的致因因素,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联系,提出一种改进的关联规则算法,并将其运用于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分析。首先,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多维层体系框架;其次,对影响事故属性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生成新的候选项集;最后,运用考虑定向约束的Apriori算法挖掘关联规则。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2019—2022年道路运输事故数据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道路运输事故中夜间时段发生事故的原因大多为疲劳驾驶,由于驾驶员行车速度不当造成追尾事故的发生。与运用传统的Apriori算法相比,该方法生成的无效规则减少了69.15%,准确率提高了49.14%,在保证准确性提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105-11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7
    为避免向三相电网引入较大不平衡负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一般每隔一定长度轮换相序供电。自动过分相装置正常工作需要由轨道两旁设置的磁感应器为其提供及时、准确的分相区信息,因此需要采用检测设备对磁感应器进行周期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匀强磁场的地面磁感应检测设备评定方法,采用具有良好开放性的双平行线圈产生较大范围匀强磁场,从而实现地面磁感应检测设备不需要拆卸即可进行技术状态评定的目的。通过解析计算及数值计算分析了双平行线圈的设计原理,并制造原理样机对所提出评定方法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进行试验验证。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99-104.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6
    针对集装箱侧面吊机械臂对角件锁孔的识别问题进行研究,结合深度学习技术提出改进的CenterNet目标检测算法。首先,选取DLA(Deep Layer Aggregation)为骨干网络,将关键点高斯热图由圆形改进为椭圆形,提高算法对锁孔的识别准确率;其次,在骨干网络DLA中添加RFB(Receptive Field Block)模块以增大算法对锁孔的感受野;最后,将ReLU(Rectified Linear Uint)激活函数改进为PReLU(Parametric Rectified Linear Uint)以解决神经元“死亡”问题。在集装箱锁孔数据集上完成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CenterNet目标检测算法对集装箱锁孔的识别准确率为99.8%,处理速度为19.61帧/s,可满足电气化铁路场站的集装箱装卸需求。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84-91.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4
    利用刚柔耦合疲劳损伤评估工具,开展了电机吊架开裂形成机制研究。整备服役提速动车刚柔耦合仿真分析表明:自适应改进设计前期的成果使轮轨匹配回归至合理条件,在λe=0.10的条件下最高安全速度可达600 km/h;当车速达到或超过500 km/h时,电机吊架下摆运动模态共振且伴有其结构扭曲弹性模态振动,相应的焊缝疲劳损伤评估结果与金相分析的层状撕裂结论相吻合。由此可见,车轮自旋损耗与电机吊架应变能有条件构成强相关性影响关系。如不合理的轮轨匹配条件很难避免轮轨有害磨耗,两者均会产生车轮自旋损耗不确定影响,迫使动车转向架产生横向强迫振动响应。牵引电机的间歇或连续抖振现象会使其组合弹性架悬原型产生摇头冗余约束并对吊架焊缝疲劳损伤产生敏感影响。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66-71.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1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对轴箱振动的影响规律,建立了柔性轮对,并联合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了某型动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德国轨道谱作为激励,基于柔性轮对的多边形模型,研究了车轮10~20阶多边形对轴箱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轴箱振动加速度及功率谱,得到了车轮多边形与轴箱振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减小轴箱振动的措施。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导致轴箱产生较强烈的振动,且其振动特性频率与车轮多边形阶次相关,可以通过检测轴箱振动来预测车轮多边形阶次。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38-42+91.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7
    将疲劳累积损伤引入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中,在结构轻量化的同时考虑了结构的疲劳设计问题。以动车组设备舱支架为研究对象,利用BS EN 12663-1:2010+A1:2014标准施加载荷对其进行静强度分析,根据BS 7608:2014+A1:2015标准对危险位置进行疲劳分析,并以各工况下最大Mises应力和危险焊缝位置的累积损伤为约束、支架质量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采用Isight软件将有限元模型参数化,以型材的厚度为设计变量并对其进行试验设计,建立焊缝的累积损伤和Mises应力的Kriging代理模型,通过优化求解,该结构质量减轻了4.98%,为其轻量化和抗疲劳协同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34-37.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6
    为了提高地铁通风系统送风风道出风均匀性,改善乘客的乘车舒适性及空气质量,采用CFD仿真软件Fluent对地铁送风风道内气流组织分布特点及出风均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结构下风道内局部涡旋明显,出风均匀性较差。对高、矮风道送风量及在风道内部设置导流板,使出风均匀性提高约60.4%,并通过调整导流板的位置及尺寸,进一步改善低风道的出风均匀性。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43-48.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8
    为规范机车车轮的检修转运作业,保证转运机械手的操作精度,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的机车车轮转运机械手升降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中,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构建系统框架,分别按照X轴、Y轴、Z轴设定升降承载装置;在软件设计中,获取转运机械手升降参数值,构建转运机械手升降控制流程。试验结果表明:以机车车轮检修转运为测试对象,分别按照常规和扰动两个模式进行测试,系统可以保证转运机械手的升降精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114-12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8
    超分辨率重建|卷积|双分支|特征融合|稠密残差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1-6+98.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1
    为了解决液固耦合模态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应用液体单元法、声固耦合法和附加质量法建立小型液体罐箱的液固耦合模型。模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这三种仿真方法的准确性和工程适用性。此外,以平车+LNG罐箱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液体可压缩性和液面晃动效应的基础上,采用声学单元和薄膜单元对液体进行建模,并将模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可知声固耦合法更适合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中的液固耦合模态和液体晃动模态特性,适合应用在车辆结构设计后期模型的精细化分析阶段。LNG罐箱的工程案例展示了仿真计算方法与试验测试方法的互补性,共同为结构设计提供有效指导。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111-116.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8
    通过建立考虑铜蒸气物性的真空电弧自生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将仿真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对真空断路器中电弧特性的行为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分析电弧燃烧过程中温度、压力、速度、电流密度、磁场强度等关键参量及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温度、压力、电流密度等参数呈倒锥状分布,阴极表面温度始终高于阳极表面温度,阳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直径明显大于阴极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直径;等离子体轴向速度呈纺锤形分布,径向速度呈正梯形分布,存在较大轴向和径向速度梯度;磁场强度呈环状分布。结合微观流场动态观测试验,仿真结果与电弧照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传统磁流体仿真模型相比,试验模型电弧形态自生,轮廓细节特征呈现丰富。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92-98.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15
    以小子样条件下镁合金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数据为基础,基于样本信息聚集原理提出分阶段信息聚集方法,与最小二乘法相结合,提出一种小子样条件下镁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寿命评估模型。首先,利用样本信息聚集原理将数据样本的容量扩大,并统计分布特征;其次,对镁合金焊接接头进行高周疲劳试验,得到小子样条件下的疲劳寿命试验数据;最后,通过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样本信息聚集方法与最小二乘法结合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并对比。结果表明:分阶段样本信息聚集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法得到的p-S-N曲线疲劳寿命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具有分散性更小的特征,拟合优度更好,可以确保小子样数据的拟合精度。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49-57.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9
    针对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钛合金(TC4)植入假体多为实心假体,其重量过大,同时弹性模量较高容易引起应力遮挡及应力集中等问题,设计了六面体、正八面体、棱形十二面体及衍生十二面体4种变参数钛合金多孔结构,通过SLM技术成型多孔结构验证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孔隙率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孔隙率越低,其结构整体更趋近于各向同性,越接近仿真所得结果。结合断口观察,4种结构都近似呈45°剪切破坏,属于塑性断裂。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26-3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5
    根据金刚石砂轮磨料的粒度、浓度以及磨粒位置随机分布特征,研究了金刚石砂轮表面形貌建模方法,建立了浓度为100%,粒度分别为80/100、170/200、325/400的3种金刚石砂轮表面形貌模型。采用JH-2模型描述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本构行为,利用3种砂轮地貌模型进行了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氧化铝陶瓷磨削有限元仿真分析。通过有限元模型网格节点分析氧化铝陶瓷有限元网格模型加工后表面形貌,根据仿真中氧化铝陶瓷的去除形式以及磨削后的表面形貌特征,分析了金刚石砂轮形貌和磨削深度对氧化铝陶瓷材料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验证了此种氧化铝陶瓷磨削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19-2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4
    为解决大型结构件焊接仿真时实体单元模型计算效率较低及壳体单元模型计算精度较差的问题,采用混合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并确定实体与壳体单元的选定边界,利用混合单元建模方法构建大型中空薄壁铝合金结构件焊接仿真模型,将结果与实体单元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适用于大型中空薄壁铝合金焊接结构件的混合单元连接方式。结果表明,板壳单元与实体单元的划分位置在垂直于焊接线方向18 mm处,采用绑定的连接方式构建混合预测模型所获得的温度与变形预测最为准确,预测误差分别为1.1%、8.6%;采用壳-实体耦合连接方式构建混合预测模型所获得的残余应力预测最为准确,预测误差为0.25%。实体单元模型的计算耗时约为混合单元模型的1.7倍。采用壳-实体耦合连接方式所提升的效率最高,相比纯实体单元的计算效率提升约41.6%。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6): 13-18.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6.003
    为研究摆线齿轮磨齿加工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基于单颗磨粒磨削力的数学模型,对摆线齿轮齿槽施加单颗磨粒法向力和切向力,建立摆线齿轮磨齿加工变形有限元模型,研究磨削过程变形规律及不同的磨削速度、磨削深度及轴向进给速度对摆线齿轮的变形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同一齿槽内,随着砂轮的进给,产生的变形量由大减小再增大,当砂轮刚切入齿槽时产生的变形量最大为2.29μm,当砂轮进给到齿槽1/2处时产生的变形量最小为2.01μm,当砂轮进给到即将离开齿槽时变形量逐渐上升为2.25μm。当磨削速度、磨削深度和轴向进给速度分别在50~65 m/s、20~50μm、1 500~7 500 mm/min范围内时,摆线齿轮磨齿加工变形量随磨削深度和轴向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磨削速度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产生的最大变形量为2.29μm,最小变形量为1.04μm。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38-4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06
    煤炭运输|供应链|调运方案|时空状态网络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68-7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1
    异步电机|径向电磁力|变频器|谐波|载波频率|电磁噪声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95-100.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5
    特征融合|既有隧道|基坑开挖|变形|数值模拟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80-85.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3
    图像处理|复合材料|工业机器人|边缘检测|双目高精定位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1-7.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01
    交通工程|选择行为|结构方程模型|泊位预约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106-113.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7
    结构健康监测|数据异常检测|迁移学习|图像识别|AlexNet
  • 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24, 45(03): 63-67. https://doi.org/10.13291/j.cnki.djdxac.2024.03.010
    冷凝风量|流动阻力|空调机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