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IgG Fc受体Ⅱ结合IgG1的Fc线性结合表位鉴定

李青梅, 杨继飞, 赵东, 邢云瑞, 范璐, 郭军庆, 张改平

中国兽医学报 ›› 2025, Vol. 45 ›› Issue (05) : 1026-1035.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25.05.19

牛IgG Fc受体Ⅱ结合IgG1的Fc线性结合表位鉴定

  • 李青梅, 杨继飞, 赵东, 邢云瑞, 范璐, 郭军庆, 张改平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旨在鉴定牛IgG Fc受体Ⅱ(boFcγRⅡ)上的IgG1 Fc线性结合表位,解析IgG-Fcγ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构建稳定表达boFcγRⅡ转染细胞,在COS-7细胞表面表达boFcγRⅡ分子,利用NS0细胞分泌表达boFcγRⅡ胞外区,以镍亲和层析从小鼠腹水中纯化boFcγRⅡ重组蛋白。设计合成boFcγRⅡ膜远端胞外域(EC2)多肽,与IgG-free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以Dot-blot检测牛IgG1与偶联多肽的结合能力,进一步对IgG结合多肽进行截短和突变分析,鉴定Fc结合表位及其关键氨基酸残基;通过竞争ELISA和玫瑰花环抑制试验测定Fc结合多肽对牛IgG1结合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boFcγRⅡ分子在COS-7转染细胞表面稳定表达,其IgG1-RBC玫瑰花环形成率达90%左右;可溶性boFcγRⅡ重组蛋白特异结合牛IgG1。122FYQDRKSKIF131为boFcγRⅡ特异结合牛IgG1的最短多肽,为boFcγRⅡ的Fc线性结合表位,位于受体EC2结构域C-C′环;以Ala分别替换线性表位Phe122、Tyr123、Arg126、Lys127、Ser128、Lys129或Phe131残基均导致该Fc结合表位多肽丧失结合牛IgG的活性,表明这些残基为boFcγRⅡFc线性结合表位的关键氨基酸。Fc结合表位多肽显著抑制牛IgG1与可溶性boFcγRⅡ重组蛋白的结合,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0.05μmol/L;并有效抑制牛IgG1致敏红细胞在boFcγRⅡ转染细胞的玫瑰花环形成,其IC50为80.15μmol/L。结果表明,boFcγRⅡ存在Fc结合的线性结合表位,该表位多肽具有调节细胞表面boFcγRⅡ与牛IgG1相互作用的能力,为深入理解boFcγRⅡ-IgG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牛IgG Fc受体 / Fc结合表位 / 牛IgG1 / 合成多肽 / 玫瑰花环抑制

中图分类号

S852.4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青梅, 杨继飞, 赵东, 邢云瑞, 范璐, 郭军庆, 张改平. 牛IgG Fc受体Ⅱ结合IgG1的Fc线性结合表位鉴定. 中国兽医学报. 2025, 45(05): 1026-1035 https://doi.org/10.16303/j.cnki.1005-4545.2025.05.19

基金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24TD03)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