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舍饲母羊繁殖性能的措施
张少先
提高舍饲母羊繁殖性能的措施
为改善生态环境,随着我国羊的养殖方式逐渐从放牧散养转变为舍饲养殖,母羊繁殖性能下降成为目前养羊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这不但造成养羊场饲料、人力等成本增加,还严重影响着我国养羊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母羊繁殖性能,本文分析了影响母羊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营养、管理、疾病、遗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母羊繁殖性能的措施: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改善饲养管理方式、提高养殖人员专业繁殖技术水平、做好各类疾病防控工作等。通过以上措施期望能提高舍饲母羊的繁殖性能,提升母羊养殖效益。
母羊 / 繁殖性能 / 影响因素 / 饲养管理 / 经济效益
S826.3
1 |
汤继顺, 杨家军, 惠文巧, 等. 养殖模式对母羊繁殖性能及初生羔羊成活率的影响[J].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4,34(6):19-22.
|
2 |
王树军. 母羊繁殖性能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养殖与饲料, 2020,19(3):51-52.
|
3 |
张海涛, 郑中朝, 张力, 等. 不同营养水平对超早期断奶母羊发情时间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4(4):390-393.
|
4 |
王子玉. 体况影响山羊卵泡发育的机制及哺乳期母仔一体化技术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5 |
濮存全, 王剑嘉, 钱贞峰. 种母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 养殖与饲料, 2022,21(10):62-65.
|
6 |
|
7 |
刘志友. 营养水平对母羊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精准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43(3):42-45.
|
8 |
袁亚莉. 提高舍饲养羊繁殖率的技术[J]. 畜禽业, 2016(6):42-4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