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2020年华北平原耕地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李志恒, 刘晓煌, 夏学齐, 肖粤新, 张文博, 王然, 雒新萍, 邢莉圆

现代地质 ›› 2025, Vol. 39 ›› Issue (02) : 467-477.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123

1990—2020年华北平原耕地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李志恒, 刘晓煌, 夏学齐, 肖粤新, 张文博, 王然, 雒新萍, 邢莉圆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华北平原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其土壤侵蚀演变规律研究对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本研究综合多源遥感数据集、数字地形模型及气候观测资料,构建基于AHP-地理探测器耦合模型的侵蚀驱动解析框架。通过1990—2020年时序分析(5年间隔),揭示:(1)侵蚀强度呈现显著梯度分异,无明显侵蚀区面积年均增长1.7%,其空间分布与冲积扇前缘地貌单元高度吻合(Kappa=0.68);(2)政策干预下中度以上侵蚀面积缩减率达64.3%,其中不同地貌单元对治理措施的响应规律存在差异;(3)地形交互作用存在临界阈值效应,高程(q=0.0833)与坡度(q=0.0638)协同使解释力提升40.1%(Δq=0.0335),在海拔150~300 m、坡度10°~15°过渡带形成侵蚀热点区。研究成果为构建地形能量梯度响应型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确立鲁中山前丘陵带为优先实施等高耕作的关键区域。

关键词

土壤侵蚀 / 层次分析法 / 地理探测器 / 驱动因子 / 华北平原

中图分类号

P208 / S157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志恒, 刘晓煌, 夏学齐, 肖粤新, 张文博, 王然, 雒新萍, 邢莉圆. 1990—2020年华北平原耕地区土壤侵蚀强度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现代地质. 2025, 39(02): 467-477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123

基金

自然资源部矿业城市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23-B06);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S03);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科技创新基金项目(KC20220015);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础科研业务费用专项资金项目“黄河三角洲滨海盐土植被对浅层地下水变化的响应”(JKYQN202362)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