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控矿特征

赵俊宏, 杨人毅, 吕古贤, 赵延朋, 康铁锁, 陈晓峰

PDF(6750 KB)
PDF(6750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4) : 1067-1075.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97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控矿特征

  • 赵俊宏, 杨人毅, 吕古贤, 赵延朋, 康铁锁, 陈晓峰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位于东南亚思茅—彭世洛地块南缘构造活跃带,是与中生代岩浆岩有关的大型铜金矿床。该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但地质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其成矿模式和演化规律等理论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本文通过对成矿岩体分布特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和拆离带构造成矿特征的研究,揭示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特征与拆离带构造特征,认为班康姆矿床受控于“岩浆核杂岩”及其边界的隆起-拆离带构造,为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热液铜金矿床。班康姆矿床“岩浆核杂岩”构造由“岩浆杂岩体核、拆离带构造和火山-沉积岩”三个部分组成,岩浆杂岩体核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组成。花岗闪长岩与安山岩和灰岩接触带下盘发育有似片麻理构造,片理产状以核部花岗闪长岩为中心,呈现外倾的特征,推断为岩浆岩上侵过程中受到区域挤压剪切应力的作用形成。磁法和激电测量结果,反映班康姆矿床矿化蚀变带和岩浆核杂岩的分布关系,结合地质实测的岩体分布信息,推测深部存在隐伏岩体。拆离带构造发育于下盘花岗闪长岩体与上盘火山-沉积岩之间,是铜金矿化的集中地段,且拆离带构造中矿化蚀变岩的形成年龄(244~251 Ma),晚于杂岩体侵位年龄(264±10 Ma)。通过对拆离带构造及两侧小型构造观测与分析,可知拆离带构造剖面上呈上陡下缓的“铲”式形态学特征,具有明显的早期韧性变形、晚期脆性变形的特点,其上盘的主运动方向为NWW向。本文提出班康姆铜金矿床的东南部同样具有“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成矿模式的特征,为有利的找矿靶区。

关键词

班康姆铜金矿床 / 岩浆核杂岩隆起 / 拆离带构造 / 成矿特征

中图分类号

P618.51 / P618.4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赵俊宏, 杨人毅, 吕古贤, 赵延朋, 康铁锁, 陈晓峰. 老挝班康姆铜金矿床“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带构造控矿特征. 现代地质. 2024, 38(04): 1067-1075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97

基金

中国有色集团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矿山资源现状调查与找矿潜力分析”(2019KJJH02);中国有色集团科技计划项目“东南亚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潜力研究”(2022KJJH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钴镍成矿规律与高效勘查技术示范研究”之专题“东南亚红土型钴镍矿成矿作用与找矿勘查”(2022YFC2903502)

评论

PDF(6750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