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成矿作用的地应力分析:研究现状与思考

范桃园, 吕承训, 吕古贤

PDF(1441 KB)
PDF(1441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4) : 865-872.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86

构造成矿作用的地应力分析:研究现状与思考

  • 范桃园, 吕承训, 吕古贤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地下岩石的“静岩压力”模型认为,地下岩石的静岩压力主要源于上覆岩石的重力。该模型要求岩石质量在内部是静态的,不存在剪切应力。“静岩压力”模型的前提是岩石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长期存在。然而,地球是一个非稳态的动态系统,不同的构造环境控制着岩石的形成和演化,受到各种动态机制的影响。“静岩压力”模型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压缩构造环境中,水平构造应力可能导致“静岩压力”的偏差。地下岩石的压力由两部分组成:重力应力和构造应力。深部地下岩石矿物的形成和演化受到形成环境的温度和压力的控制。构造动力学是控制固体岩石矿物内部压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受到固体岩石的塑性、黏性强度以及岩石内部孔隙和裂缝中流体压力的影响。矿床形成过程受到构造环境的影响,并受到温度和压力条件的限制,矿床形成过程需要结合具体的构造环境进行分析。岩石内部孔隙流体随着构造作用的演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岩石孔隙裂缝在构造作用演化过程中的渗透性受阻时,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孔隙流体超压。不同构造环境下相同深度的孔隙流体超压和差应力是不同的,压缩性构造环境中的流体超压高于伸展性构造环境。“构造附加静岩压力”在地壳深部构造研究、构造控制岩石和矿石规律以及深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构造成矿 / 岩压力模型 / 构造应力复合重力的地应力 / 构造附加静岩压力 / 有效应力

中图分类号

P61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范桃园, 吕承训, 吕古贤. 构造成矿作用的地应力分析:研究现状与思考. 现代地质. 2024, 38(04): 865-872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86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4068,41574090)

评论

PDF(1441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