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长7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长8段原油来源分析

刘孝锐, 路俊刚, 谭开俊, 廖建波, 龙礼文, 陈世加, 李勇, 肖正录

PDF(13310 KB)
PDF(13310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5) : 1306-1324.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9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长7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长8段原油来源分析

  • 刘孝锐, 路俊刚, 谭开俊, 廖建波, 龙礼文, 陈世加, 李勇, 肖正录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是玉门油田的流转区块,是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新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油气来源备受争议。本文选取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不同亚段泥页岩和长8段原油样品,采用总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显微组分、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方法,对选取的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合谱系聚类、多维标度、主成分分析进行油源对比,并从烃源岩有效性和油气成藏条件对油源对比结果进行合理性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区东部长7段烃源岩总体为好-优质烃源岩级别,西部长7段烃源岩为中等-好烃源岩级别;东部长7段烃源岩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西部长7段烃源岩以Ⅱ1-Ⅱ2型干酪根为主;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总体上处于成熟阶段;(2)HQ东部地区长8段原油由本地长73亚段黑色页岩供烃,西部长8段原油由本地长73亚段深灰色泥岩与东部长73亚段黑色页岩混合供烃;(3)长73亚段黑色页岩有机碳含量高,为优质排烃源岩;长73亚段深灰色泥岩有机碳含量较高,可作为有效排烃源岩。晚侏罗世为长8段油藏第I期油气成藏期,此时东部烃源岩生成的低熟油主要向着研究区西部的构造高部位运移;早白垩世末期研究区西部烃源岩达到成熟,西部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对本地长8油藏供烃。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进一步油气勘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化学计量学 / 地球化学特征 / 油源对比 / 长8段原油 / 长7段烃源岩 / 鄂尔多斯盆地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孝锐, 路俊刚, 谭开俊, 廖建波, 龙礼文, 陈世加, 李勇, 肖正录.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HQ地区长7段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长8段原油来源分析. 现代地质. 2024, 38(05): 1306-1324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9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185)

评论

PDF(13310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