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恩施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黑色页岩古环境恢复与有机质富集因素

刘备, 高先志, 李峰, 龚志愚, 罗凡, 杜小锋

PDF(11389 KB)
PDF(11389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6) : 1484-1497.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1

鄂西恩施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黑色页岩古环境恢复与有机质富集因素

  • 刘备, 高先志, 李峰, 龚志愚, 罗凡, 杜小锋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鄂西恩施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发育了一套以盆地相为主的黑色岩系,是鄂西恩施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新层系,但目前对该套黑色岩系的沉积古环境及有机质富集机制的认识尚且不足。本文以鄂西恩施地区两条孤峰组剖面(田凤坪和渔塘坝)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薄片鉴定、总有机碳(TOC)测定、全岩矿物组分分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旨在对鄂西恩施地区孤峰组页岩沉积期古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孤峰组页岩主要为硅质页岩相,具有高TOC含量(5.79%~41.59%),矿物组成以石英(平均值为81.53%)和黏土矿物(平均值为12.63%)为主,还含有少量的长石、黄铁矿及碳酸盐矿物;化学蚀变指数(CIA)表明孤峰组页岩沉积期表现为炎热潮湿气候特征;V/(V+Ni)、U/Th等参数表明沉积期底层水体为缺氧-硫化环境;生物硅(Sibio)、Cu/Al及Ni/Al等指标揭示了沉积期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水平;TOC与U/Th、Al、Ti/Al的弱相关性表明底水缺氧硫化环境和陆源碎屑对孤峰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影响较小,而与Ni/Al的正相关性则表明初级生产力水平是影响孤峰组黑色页岩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孤峰组页岩沉积环境表现为深水缺氧、气候炎热潮湿、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从而建立了一个受氧化还原条件、古生产力以及热湿型气候影响的深水台内盆地沉积环境模式。

关键词

鄂西恩施地区 / 中二叠统孤峰组 / 黑色页岩 / 岩相 / 沉积环境 / 有机质富集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备, 高先志, 李峰, 龚志愚, 罗凡, 杜小锋. 鄂西恩施地区中二叠统孤峰组黑色页岩古环境恢复与有机质富集因素. 现代地质. 2024, 38(06): 1484-1497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1

基金

湖北省地质局矿产地质项目“鄂西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KCDZ2023-31);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鄂西恩施地区硒资源潜力调查及生态效应研究”(KJ2022-44);湖北省地质局矿产地质项目“鄂西地区中浅层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KCDZ2024-34)

评论

PDF(11389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