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特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盐碱地分区及高效利用

王兵, 窦文骏, 陈杰, 陈景文, 来剑斌

现代地质 ›› 2025, Vol. 39 ›› Issue (02) : 456-466.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0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特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盐碱地分区及高效利用

  • 王兵, 窦文骏, 陈杰, 陈景文, 来剑斌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黄河三角洲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农业开发,都有战略意义。基于土壤资源盐碱特性的农业产业结构布局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本文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并在黄河三角洲4个具有不同沉积历史的区域布设土壤调查采样点,来研究该地区土壤盐碱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土地类型涉及沿海滩涂、盐碱荒地、林草地以及农耕地等。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农田生产力显著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而且存在南北不均的问题,黄河北岸粮食单产明显低于黄河南岸。土壤盐分含量空间差异明显,土壤电导率滩涂最高可达20 mS/cm,离海岸较远的农地约为0.5 mS/cm。盐分纵向分布大部分为表聚型和平均型盐分剖面,占78.6%。受降雨和蒸发影响,浅层土壤盐分和pH值季节变化明显,植被盖度增加可以减弱土壤盐分季节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OM)总体较低,1 m深度土体中OM大部分在0.4%~0.8%之间,表层土壤有机质略高。离海岸较远的农田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可以达到1.5%以上或2.0%。基于土壤盐碱特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新的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分区开发利用建议,为该地区盐碱地绿色开发、农业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以及草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 土壤资源 / 盐碱特性时空动态 / 盐碱地草牧业

中图分类号

S156.4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兵, 窦文骏, 陈杰, 陈景文, 来剑斌. 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特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盐碱地分区及高效利用. 现代地质. 2025, 39(02): 456-466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70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项目“黄河三角洲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与评价”(ZD202201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2071038); 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项目(XDA26040105)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