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岭东段上窑铀矿床花岗斑岩脉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赖静, 刘文泉, 钟福军

现代地质 ›› 2025, Vol. 39 ›› Issue (02) : 277-293.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62

南岭东段上窑铀矿床花岗斑岩脉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 赖静, 刘文泉, 钟福军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为进一步揭示华南中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及其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对南岭东段上窖铀矿床花岗斑岩的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和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岩浆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90.6±2.2) Ma和(190.6±1.3) Ma,表明花岗斑岩侵位于早侏罗世。岩石具有高硅(68.97%~69.56%),富碱(N2O+K2O为9.12%~9.28%),贫钙(0.50%~1.22%)、镁(0.09%~0.11%)和低磷(0.05%)的特征,属高钾钙碱性(里特曼指数σ为3.16~3.27)、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为0.98~1.09)系列。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和U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Zr、Hf、Nb、Ta、Ti相对亏损;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呈负Eu异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综合指示上窑铀矿床的花岗斑岩为A型花岗岩。锆石εHf(t)值为+5.39~+9.07,平均+6.91,对应的地壳模式年龄(TDM2)为887~652 Ma,指示其主要物源为新元古代的新生镁铁质地壳。花岗斑岩形成于古太平洋俯冲构造背景下局部板内伸展构造环境,龙源坝岩体是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的地质体的证据展示。结合区域岩浆岩年代学特征和华南构造背景,认为古特提斯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转换可能开始于190 Ma之前。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 Hf同位素 / 地球化学特征 / 构造背景 / 花岗斑岩 / 上窖铀矿床

中图分类号

P619.14 / P588.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赖静, 刘文泉, 钟福军. 南岭东段上窑铀矿床花岗斑岩脉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现代地质. 2025, 39(02): 277-293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62

基金

广东省青嶂山矿集区铀-多金属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202240); 广东省贵东岩体东部地区铀矿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202239);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粤北棉花坑铀矿床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来自沥青铀矿微区原位分析证据”(42002095)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