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貌区划的新疆地表基质质地分类方案

李洪宇, 刘晓煌, 刘玖芬, 赵晓峰, 张文博, 李福杰

PDF(5657 KB)
PDF(5657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3) : 706-717.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53

基于地貌区划的新疆地表基质质地分类方案

  • 李洪宇, 刘晓煌, 刘玖芬, 赵晓峰, 张文博, 李福杰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地表基质调查是新时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地质工作的新领域,分类是地表基质调查的前提。为尽快掌握全国或省级更大区域的地表基质空间格局,需借鉴相关学科概念、充分利用已有基础调查成果,探索分类方案。质地是地表基质内不同颗粒的组合状况,基于质地类型刻画地表基质类型,有助于明确其孕育林草生态要素的本底特征。新疆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地貌是该区自然资源与地表基质质地分类空间分异的主控因素。本研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土壤性质、植物特征等多源信息,确定新疆地貌三级区划方案,基于地貌区划提出地表基质质地的分类方案。将新疆按坡度、起伏度、高程和成因分为47种地貌类型,划分6个一级、27个二级和1056个三级地貌区。山地区的三级地貌区数量高于平原区,中海拔丘陵是分布最广泛的三级地貌类型,中起伏中山和中海拔风积地貌分别是山地和平原内面积最大的三级地貌类型。大部分地貌类型的植被根系深度平均值低于100 cm, 0~200 cm的土壤信息足以描述新疆地表基质结构。不同三级地貌类型的0~200 cm内主要土壤质地类型的数量占比均值为70.9%,表明在新疆采用基于地貌的地表基质质地分类具有一定可靠性。粉壤质、砂质和砾质是新疆的主要地表基质质地,分别占全疆面积的49.6%、27.1%和10.3%。粉壤质是新疆森林、草原与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最高的质地分类。基于地貌类型的地表基质质地分类方案兼顾了水热条件与地表物质组成,有助于评价不同类别自然资源的适宜性,可为新疆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新疆 / 地貌区划 / 地表基质质地分类 / 自然资源

中图分类号

P621 / P93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洪宇, 刘晓煌, 刘玖芬, 赵晓峰, 张文博, 李福杰. 基于地貌区划的新疆地表基质质地分类方案. 现代地质. 2024, 38(03): 706-717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53

基金

科技部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22xjkk0904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514)

评论

PDF(5657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