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秦岭夜长坪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丁高明, 晏国龙, 王坤明, 许永中, 唐一昂, 刘骥阳

PDF(22421 KB)
PDF(22421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4) : 1177-1191.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18

东秦岭夜长坪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 丁高明, 晏国龙, 王坤明, 许永中, 唐一昂, 刘骥阳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夜长坪钼矿床位于东秦岭钼成矿带中段,其矿石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其次为斑岩型。在东秦岭钼成矿带,针对矽卡岩型-斑岩型复合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相对较少,其流体演化特征及成矿作用机制是需要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夜长坪钼矿床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石英-钾化阶段(Ⅰ阶段石英)、石英-辉钼矿阶段(Ⅱ阶段石英,主成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石英)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阶段石英)。对上述Ⅰ—Ⅳ阶段石英采集包裹体样品进行岩相学特征、显微镜下观察及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WG型(NaCl-H2O富气型)、WL型(NaCl-H2O富液型)、C型(CO2型)和S型(含子晶型)。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依次集中在380~437℃、331~370℃、312~320℃和257~350℃,对应的平均盐度(NaCleqv.)分别为10.83%、9.29%、7.16%和4.51%,成矿流体从早阶段高中温、中高盐度与富(含)CO2的NaCl-H2O-CO2体系逐渐演化为晚阶段中低温、低盐度与贫CO2的NaCl-H2O体系。流体混合作用导致流体的温度下降、盐度降低,流体由氧化状态转化为还原状态,由此造成流体中的Mo元素溶解度大幅降低并迅速卸载与沉淀富集成矿。进一步根据“岩浆流体-建造”成矿体系,构建了矿区(床)尺度成矿模式。

关键词

东秦岭钼矿带 / 夜长坪钼矿床 / 矽卡岩-斑岩型钼矿床 / 流体包裹体

中图分类号

P618.65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丁高明, 晏国龙, 王坤明, 许永中, 唐一昂, 刘骥阳. 东秦岭夜长坪钼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现代地质. 2024, 38(04): 1177-1191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4.018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30291);;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地质探矿增储项目(DT2023001)

评论

PDF(22421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