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上游沙丁麦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邱振东, 郭长宝, 吴瑞安, 简文星, 倪嘉伟, 张亚楠, 闫怡秋

PDF(17442 KB)
PDF(17442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2) : 451-463.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3.090

金沙江上游沙丁麦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 邱振东, 郭长宝, 吴瑞安, 简文星, 倪嘉伟, 张亚楠, 闫怡秋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沙丁麦古滑坡位于金沙江上游,金沙江断裂的德工—射胆断裂从滑体前部通过,岩体结构破碎,加上区域降雨、人类活动影响,滑坡变形强烈,坡体存在失稳滑动的风险,严重威胁到当地居民生命财产以及金沙江上游重要交通设施等。为探究沙丁麦古滑坡的发育特征及滑坡稳定性等关键问题,本文对沙丁麦古滑坡开展了遥感解译、InSAR形变监测、降雨量数据分析以及滑坡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等研究,揭示滑坡目前的变形特征,并探讨不同数值模拟工况下的滑坡稳定性。结果表明,沙丁麦古滑坡长约2100 m,宽约1300 m,平均厚度15~20 m,体积为2180×10~4~2900×10~4 m3,属于特大型堆积层滑坡。空间上可划分为古滑坡后缘区(I)、古滑坡堆积区(Ⅱ)和强变形区(Ⅲ)三个区域,其中强变形区中包含两个复活变形区(Ⅲ1、Ⅲ2)。沙丁麦古滑坡以拉张裂缝、房屋开裂、下错陡坎、局部滑塌等变形现象为主。基于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的监测结果显示,沙丁麦古滑坡地表最大形变速率可达-51.88 mm/a。结合区域降雨数据的分析结果反映滑坡体累计变形量呈“阶跃”式增长,强降雨是影响滑坡堆积体变形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FLAC3D)的古滑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沙丁麦古滑坡的变形模式为牵引式,天然工况下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坡体形变量较小;在极端暴雨工况下滑坡总体上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体变形表现为拉张、剪切破坏,滑动面贯通并发生整体失稳破坏,从而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 沙丁麦 / 古滑坡 / 变形监测 / 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

P642.2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邱振东, 郭长宝, 吴瑞安, 简文星, 倪嘉伟, 张亚楠, 闫怡秋. 金沙江上游沙丁麦大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稳定性评价. 现代地质. 2024, 38(02): 451-463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3.090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07233);;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319,DD20221816)

评论

PDF(1744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