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拉合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年代学证据

郑英, 韩杰, 张小永, 缑明亮, 王明, 袁博武

PDF(12981 KB)
PDF(12981 KB)
现代地质 ›› 2024, Vol. 38 ›› Issue (04) : 1147-1161.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3.074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拉合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年代学证据

  • 郑英, 韩杰, 张小永, 缑明亮, 王明, 袁博武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地区哇洪山—温泉断裂与宗务隆山南缘断裂之间地带出露系列火山岩,由于其中一部分缺乏精确的地质年代学制约,导致其地层归属难以确定,因此该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尚存争议。本文基于详细的野外调查,在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拉合根地区新识别出一套中生代火山岩,岩石类型为流纹岩、中酸性角砾熔岩及英安岩。对代表性流纹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48.3±1.2) Ma(MSWD=0.30,n=20),表明岩石形成于早三叠世。全岩元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该火山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δEu平均值为0.63,显示为弱负异常;微量元素呈现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Th、U、Hf和Zr等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Sr强烈亏损,Ta、Nb相对亏损的特征,具有典型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εHf(t)值分布范围为-19.62~-3.07,对应的tDM2为2421~1639 Ma,表明岩石来自古元古代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综合岩石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火山岩为早三叠世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于东昆仑地块,导致地壳基底(如达肯大坂岩群)发生深熔作用的产物。通过区域对比,提出该火山岩与鄂拉山岩浆弧洪水川组火山岩的地球化学性质较为相似,因此将其厘定为下三叠统洪水川组火山岩。该火山岩的发现指示拉合根地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东昆仑造山带鄂拉山岩浆弧。研究成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地区大地构造划分提供了新的数据资料支撑。

关键词

拉合根 / 火山岩 / 锆石U-Pb定年 / Hf同位素 / 构造环境

中图分类号

P534.5 / P588.14 / P597.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郑英, 韩杰, 张小永, 缑明亮, 王明, 袁博武. 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拉合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来自地球化学与锆石年代学证据. 现代地质. 2024, 38(04): 1147-1161 https://doi.org/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23.074

基金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19048021jc013,2020021022jc013);; 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项目(青地矿[2021]61号);; 青海省地质矿产开发局项目(青地矿科[2023]33号)

评论

PDF(12981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