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缩尺模型试验的波磨形成机制及发展特性

王志强, 雷震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2024, Vol. 57 ›› Issue (06) : 595-601.

基于缩尺模型试验的波磨形成机制及发展特性

  • 王志强, 雷震宇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针对铁路系统中广泛存在的波磨现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缩尺双盘试验装置,研究了波磨的形成机制和发展特性.首先,描述了缩尺双盘试验装置的组成及功能,校核了其稳定性,并开展了基准试验以验证试验装置用于磨耗分析的可靠性;然后,通过设置荷载及边界条件,利用缩尺试验模型,分析了波磨的形成机制;最后,在初始波磨的基础上,探究了波磨的发展特性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基准试验中的粗糙度演化趋势与相关文献试验中的粗糙度演化趋势相似,从而表明所建立的试验装置是可靠的,能够用于磨耗演化分析.当不存在轨面凹坑缺陷时,轨轮接触区域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出现明显接触光带;当施加轨面凹坑缺陷后,轨轮表面接触光带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会逐渐消失,且粗糙度呈现近似线性增加.当存在轨面凹坑缺陷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轨轮表面会逐渐演化出不均匀磨耗,且不均匀磨耗波长逐渐增大并在后期表现出固定波长特性,这表明轨轮表面形成了初始波磨.波磨形成试验表明,在轨面固定缺陷激励下,轮轨接触区域发生的非均匀材料磨耗导致了波磨的生成.波磨发展试验表明,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轨轮表面波磨波长会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波磨粗糙程度也会逐渐变大并最终趋于恒定.

关键词

波磨 / 缩尺模型 / 凹坑缺陷 / 粗糙度 / 形成机制 / 发展特性 / 固定波长属性 / 材料磨耗

中图分类号

U213.4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志强, 雷震宇. 基于缩尺模型试验的波磨形成机制及发展特性.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4, 57(06): 595-601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772230)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