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18-423.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 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A,SP-A)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2021年1月—2023年2月湖北省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98例纳为NRDS组,其中轻度38例,中度33例,重度27例,另将同时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50例纳为健康组。比较2组CC-16、SP-A、NT-proBNP、IL-17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CC-16、SP-A、NT-proBNP、IL-17单独及各项联合评估NRDS的价值。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NRDS患儿基线资料与CC-16、SP-A、NT-proBNP、IL-17水平;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CC-16、SP-A、NT-proBNP、IL-17水平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NRDS组CC-16、SP-A、NT-proBNP、IL-17水平[(60.21±3.85)mg/L、(74.96±6.35)mg/L、(5 063.44±992.65)ng/L、(99.75±30.42)ng/L]明显高于健康组[(12.09±1.27)mg/L、(17.88±2.76)mg/L、(1 872.49±502.51)ng/L、(58.82±15.7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16、SP-A、NT-proBNP、IL-17评估NRDS的曲线下面积为0.845、0.870、0.846、0.885,各项联合评估NRDS的曲线下面积为0.927,敏感度为0.980。轻度组CC-16、SP-A、NT-proBNP、IL-17水平[(37.69±10.52)mg/L、(46.85±7.36)mg/L、(3 472.57±295.14)ng/L、(39.86±12.45)ng/L]低于中度组[(52.37±16.24)mg/L、(72.81±8.06)mg/L、(4 886.29±334.72)ng/L、(101.49±32.13)ng/L]和重度组[(85.13±14.44)mg/L、(97.23±12.37)mg/L、(6 379.36±362.47)ng/L、(146.52±35.08)ng/L],中度组CC-16、SP-A、NT-proBNP、IL-17水平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16、SP-A、NT-proBNP、IL-17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49、0.574、0.607、0.563,均P<0.05)。结论 CC-16、SP-A、NT-proBNP、IL-17在NRDS中表达水平升高,均可用于NRDS诊断,且联合诊断敏感度更高,以上指标与NRDS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03): 249-253.
    脂质体门冬酰胺酶由左旋门冬酰胺酶、聚乙二醇和磷脂双分子层连接而成,其半衰期长,免疫原性低。200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批准培门冬酶上市,在成人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中广泛使用。本文对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制定的《培门冬酶在成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进行解读,旨在阐明其适用范围、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其在成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合理使用。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2): 154-158.
    肌腱与骨骼的固有差异导致腱-骨损伤在自然愈合过程中难以实现理想的生物力学和组织结构恢复。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学介质,在腱-骨损伤愈合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本文简述了外泌体在腱-骨损伤愈合中的最新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作用机制,并对该领域的研发提出新的展望,以期为腱-骨损伤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12-417.
    目的 探究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比值、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蛋白(albumin, ALB)比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infectious pneumonia, IPN)病情程度及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IPN患儿1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IPN患儿分为重症组(n=84例)和非重症组(n=62例),根据预后将新生儿分为预后不良组(n=44例)和预后良好组(n=40)。比较各组患儿血清CRP及PA水平、CRP/PA比值、血清PCT及ALB水平、PCT/ALB比值、MCP-1及sICAM-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CRP/PA比值、PCT/ALB比值、MCP-1及sICAM-1水平与IPN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判断血清CRP及PA水平、CRP/PA比值、血清PCT及ALB水平、PCT/ALB比值、MCP-1及sICAM-1水平对IPN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症组CRP和PCT水平、CRP/PA比值、PCT/ALB比值、MCP-1及sICAM-1水平高于非重症组,PA和ALB水平低于非重症组(P<0.05);预后不良组CRP和PCT水平、CRP/PA比值、PCT/ALB比值、MCP-1及sI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患儿,PA和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RP/PA比值、PCT/ALB比值、MCP-1及sICAM-1水平与IPN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ICAM-1水平比值诊断IPN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最高,AUC值为0.978,95%CI:0.956~1.000。血清sICAM-1水平对IPN预后的诊断价值最高,AUC值为0.981,95%CI:0.958~1.000。结论 血清CRP/PA比值、PCT/ALB比值、MCP-1和sICAM-1对IPN病情程度及预后具有高度诊断价值。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30-435.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硫必利治疗对抽动障碍患儿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抽动障碍患儿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硫必利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耶鲁全球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 YGTSS)评分、神经功能评分量表(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评分、免疫功能、肠道菌群α多样性。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各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社会功能缺损、YGTSS总分低于治疗前,ASIA评分中运动和感觉评分、CD3+、CD3+CD4+、CD4+/CD8+、Shannon指数、Chao1指数、Sobs指数、Ace指数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运动抽动、发声抽动、社会功能缺损、YGTSS总分低于对照组,ASIA评分中运动和感觉评分、CD3+、CD3+CD4+、CD4+/CD8+、Shannon指数、Chao1指数、Sobs指数、Ace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23%(49/52)]高于[80.77%(42/52)]对照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头晕、胃肠道不适、食欲不振、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13.46%(7/52)vs. 3.85%(3/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硫必利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可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肠道菌群α多样性,修复受损神经功能。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07): 799-803.
    目的 探讨1 h、3 h与6 h集束化治疗完成情况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感染性休克患者249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入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及病理资料,根据预后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分析2组间1 h、3 h与6 h集束化治疗完成情况,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24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28 d死亡74例,病死率为29.72%。其中1 h、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病例分别为18例(24.32%)、44例(59.46%)、12例(16.22%)。生存175例(70.28%)。死亡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抗生素开始使用时间晚于生存组,1 h集束化治疗完成、乳酸值升高重新评估、中心静脉压值正常占比低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3.777,95%CI:2.133~6.689)、抗生素使用时间(OR=3.053,95%CI:1.723~5.406)、乳酸值升高重新评估(OR=0.337,95%CI:0.185~0.613)、1 h集束化治疗完成(OR=0.404,95%CI:0.219~0.745)、中心静脉压值正常(OR=0.291,95%CI:0.165~0.511)均为感染性休克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完成1 h集束化治疗有助于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06): 706-710.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 SPE)患者血清微小RNA(microRNA,miR)-134-5p和Let-7a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已确诊妊娠高血压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孕妇40例、SPE孕妇60例。同期在本院孕检的正常妊娠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RT-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34-5p、Let-7a相对表达水平;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的影响因素。结果 对照组、PE组、SPE组血清中miR-134-5p、Let-7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012、251.780,P<0.001);其中,PE组、SPE组血清中miR-134-5p、Let-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SPE组血清中miR-134-5p、Let-7a水平均高于PE组(P<0.05)。PE组和SPE组收缩压、舒张压、尿蛋白、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白蛋白(albumin, ALB)水平、新生儿身长、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患者血清中miR-134-5p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r=-0.608,P<0.05),与收缩压、尿蛋白、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r=0.613、0.548、0.635,均P<0.05);Let-7a表达水平与新生儿身长呈负相关(r=-0.587,P<0.05),与收缩压、尿蛋白、乳酸脱氢酶呈正相关(r=0.624、0.571、0.478,均P<0.05),PE患者血清miR-134-5p、Let-7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23,P<0.001)。收缩压(OR=1.527,95%CI:1.042~2.238)、尿蛋白(OR=1.825,95%CI:1.010~3.299)、miR-134-5p(OR=1.467,95%CI:1.023~2.104)、Let-7a(OR=1.523,95%CI:1.010~2.299)均是SPE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PE孕妇血清miR-134-5p、Let-7a水平显著升高,miR-134-5p、Let-7a与新生儿身长、收缩压、尿蛋白、乳酸脱氢酶具有相关性,是SPE发生的影响因素。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3): 355-359.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心肌特异性并发症,是独立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心肌损伤。心肌细胞的代谢异常和受损细胞器的聚集与DCM的发病机制有关。自噬通过降解和回收受损细胞器,在维持细胞稳态中起着关键作用。糖尿病心肌细胞中存在自噬紊乱,有针对性的调节适宜的自噬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DCM的发生发展。本文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自噬状态作一综述,探讨DCM中调控自噬变化的分子机制,同时也介绍了DCM治疗方面靶向自噬的潜在药物治疗策略,旨在为DCM的早期干预和药物研发开拓新思路。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379-385.
    目的 对新型牵开器辅助腰椎Wiltse入路脊柱内镜下椎板减压椎间融合术进行初步探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4年11—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7例的手术数据,采用新型牵开器辅助Wiltse入路结合脊柱内镜完成椎板减压和椎间融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水平及影像学评估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87~152 min,术中出血量40~100 mL,术后引流量20~70 mL,术后卧床时间0~2 d,术后住院时间1~3 d。术后下肢痛和腰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24 h和术后72 h的血清CK水平比术前升高,术后MRI多裂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 CSA)平均下降10.1%。结论 椎板减压椎间融合术结合Wiltse入路与脊柱内镜技术,优化肌间隙通道,减少软组织损伤,提高手术可视化,术后恢复良好。初步结果显示其安全性和可行性较优,但仍需大规模研究进一步验证其长期疗效及适应证范围。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83-487.
    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 NAC)的血液供应主要由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 ITA)穿支、胸外侧动脉(lateral thoracic artery, LTA)分支及肋间前动脉(anterior intercostal, AI)穿支组成,96%的患者具有解剖对称性。保留NAC的乳房切除术(nipple-areola complex sparing mastectomy, NSM)术后乳头区缺血坏死是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前严格筛选病例并制定合适手术切口入路、术中仔细完善乳头区后方的处理,可有效保护NAC血供,避免发生缺血坏死。本文总结近年相关文献,就NAC血供来源探索、不同切口入路保留NAC的乳房切除术特点、避免乳头区坏死策略探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帮助。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06-41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目前早期筛查和诊断DVT的主要方式,但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探究简便快捷的DVT预测指标意义重大,尤其是敏感度和特异度高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可用于预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DVT的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65-473.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BST2)基因在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与患者预后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明确BST2基因沉默对喉癌细胞系细胞增殖、细胞侵袭、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方法检测BST2在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采用(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BST2基因沉默后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参数与BST2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BST2蛋白的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对生存时间的影响,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价BST2的预测价值。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BST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TU686细胞系中,CCK-8结果表明,48 h后siRNA-3组的OD值为2.35±0.18,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2.87±0.13和阴性对照组2.71±0.12(F=16.330,P<0.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12 h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愈合率为(15.1±3.7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5.07±5.25)%和阴性对照组(33.03±5.04)%(F=16.280,P=0.004);24 h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愈合率为(30.41±4.0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5.05±4.44)%和阴性对照组(70.6±4.97)%(F=89.951,P<0.001)。Tanswell实验表明,BST2基因沉默组细胞侵袭的细胞数为82.67±2.5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34.67±2.52和阴性对照组121.67±4.73(F=188.314,P<0.001)。不同临床分期(P=0.032)及生存时间(P<0.001)喉癌患者BST2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ST2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生存时间较短(HR=5.102,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临床分期(χ2=17.383,P<0.001)、淋巴结转移(χ2=14.928,P<0.001)及BST2表达水平(χ2=21.165,P<0.001)喉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临床分期(HR=4.228,95%CI:1.881~9.501,P<0.001)及BST2表达水平(HR=4.757,95%CI:2.259~10.019,P<0.001)是喉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ROC分析显示,BST2表达水平对喉癌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30)。结论 BST2蛋白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BST2高表达可以促进喉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且BST2高表达率与喉癌患者生存时间有关。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5, 46(04): 444-452.
    目的 探讨hsa_circ_007376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中的调节作用,揭示其具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鉴定PTC与正常细胞差异表达环状RNA(circRNA),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验证细胞系及PTC与癌旁组织差异表达,核酸电泳、sanger测序、RNA酶消化实验验证其成环性及稳定性,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划痕愈合、克隆形成和迁移实验,分析hsa_circ_0073762对PT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sa_circ_0073762、miR-548c-3p、ENAH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 RT-qPCR验证测序结果显示,hsa_circ_0073762在PTC细胞中显著上调(P<0.001),且在癌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敲低hsa_circ_0073762可显著抑制PTC细胞的侵袭、转移和增殖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hsa_circ_0073762、miR-548c-3p、ENAH构成ceRNA网络(P<0.05)。结论 hsa_circ_0073762对PTC侵袭、转移和增殖进程存在影响,可能成为PTC的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09): 1108-1112.
    6-二甲基氨基萘酚-2-基-N-S-[1-苄基氨甲酰基-4-(2-氯乙酰氨基丁基)]-甲酰胺(YW3-56)水溶性较差,是肽酰精氨酸脱胺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分子结构比较复杂。YW3-56可以通过调节自噬、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以及炎症反应等作用,在结直肠癌、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以及脓毒症、严重失血、急性肾损伤、腹主动脉瘤破裂等危重病发挥着重要的干预作用。现综述近年来YW3-56的应用进展,期望加深对YW3-56药理学作用的认识,并为肿瘤以及危重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26-1231.
    目的 调查分析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与护患信任度的关系,旨在探讨通过提高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来促进护患和谐的途径。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普通内、外科病房68个护理责任组,以组中329名临床护士和其护理的828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和“护患信任度量表”对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和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进行调查,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各条目均分(4.05±0.39)分,护患信任度各条目均分(3.39±0.38)分。护士临床沟通能力与护患信任度第一相关系数为0.626(F=26.053,P<0.001)。反映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第一典型变量主要由基本语言沟通能力(系数为1.560)和困难情景沟通能力(系数为1.372)构成,反映护患信任度第一典型变量主要由安心感(系数为1.745)和对未来的信心(系数为1.316)构成。结论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与护患信任度密切相关,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和困难情境沟通能力越强,患者的安心感与对未来的信心越好。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63-1167.
    目的 比较3种肉汤稀释药敏检测方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度的检测能力。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的念珠菌84株,采取经典微量肉汤稀释法、ATB FUNGUS 3方法和Yeast One真菌药敏板方法检测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度。结果 84株念珠菌中,白念珠菌26株,热带念珠菌34株,光滑念珠菌22株以及近平滑念珠菌2株。以经典微量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ATB FUNGUS 3方法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100.0%;基本一致性为95.2%,分类一致性为92.9%;假耐药率为7.1%,假敏感率为0。Yeast One方法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4.4%;基本一致性和分类一致性均为97.6%,假敏感率和假耐药率均为0。结论 Yeast One真菌药敏板方法检测氟康唑对念珠菌活性优于ATB FUNGUS 3方法。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06-1211.
    目的 评价靶向二代测序(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NGS)技术在骨关节布氏菌病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8例疑似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主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结果及抗布氏杆菌治疗效果进行临床综合诊断。根据最终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骨关节布氏菌病组78例和非布氏菌病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erum agglutination test, SAT)检测、采用CT导航穿刺或者手术取病灶组织样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培养法)和tNGS检测。以最终临床诊断为参照标准,比较以上3种检测方法对骨关节布氏菌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108例疑似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中,tNGS检测骨关节布氏菌病的阳性率(60/108,55.56%)明显高于SAT检测(57/108,52.78%)和培养法(25/108,2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82、37.934,P<0.001)。以最终临床诊断为标准,tNGS检测、SAT检测和培养法检测骨关节布氏菌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6.92%、64.10%和32.05%,特异度分别为100.00%、76.67%和100.00%,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35%、67.59%和50.92%,Kappa值分别为0.799、0.590和0.504。结论 tNGS在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病原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病原体检出率和敏感度,为骨关节布氏菌病患者的精准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20-1128.
    目的 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baric hypoxia, CIHH)对发育大鼠L型钙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 ICaL)的影响。方法 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被分为:28 d CIHH干预组(CIHH28)、42 d CIHH干预组(CIHH42)、28 d对照实验组(CON28)和42 d对照实验组(CON42)。其中CIHH干预组分别在模拟3 000 m海拔高度低压低氧的条件下(PB=525 mmHg, PO2=108.8 mmHg, 5 h/d)(1 mmHg=0.133 kPa)干预28 d和42 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中的ICaL。结果 CON和CIHH组心肌细胞ICaL的峰值电流和电流-电压(I-V)关系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拟缺血-复灌(ischemia-reperfusion, I/R)过程中,ICaL峰值降低,I-V曲线向上偏移(P<0.05),但CIHH组心肌细胞中ICaL的变化明显小于CON心肌细胞(P<0.05)。CIHH组的ICaL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在I/R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在I/R过程中,CON28和CON42组的ICaL稳态失活曲线向左偏移(P<0.05),而CIHH28和CIHH42组心肌细胞没有变化(P>0.05)。结论 CIHH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发育大鼠心室肌细胞ICaL的影响。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56-1162.
    目的 探讨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肝脾硬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预测价值,筛选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列线图得到定量模型。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标准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8例纳入研究,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将无静脉曲张(G0)和轻度静脉曲张(G1)的患者分为低风险组;把中度(G2)和重度(G3)静脉曲张的患者分为高风险组。获得2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门静脉直径、门静脉流速、肝动脉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阻力指数、脾脏厚度、脾门处脾静脉直径、脾静脉流速、肝脾硬度值、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肌酐等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各因素及复合指标的诊断效能,通过列线图得到定量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门脉内径、门脉流速、肝硬度、脾硬度、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脉流速、肝硬度、脾硬度是高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各因素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尤其脾硬度指标曲线下面积高达0.92。结论 基于肝脾多模态超声可以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风险进行定量预测,脾硬度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49-115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风险因素以及p-ANC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筛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H)患者64例作为SLE-PAH组,其中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ANCA,p-ANCA)阳性44例,p-ANCA阴性20例;按照1∶3比例匹配同期住院的不合并PAH的SLE患者192例作为SLE-nonPAH组。记录患者基本信息、SLE活动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化验结果以及经胸心脏超声结果。分析SLE-PAH患者临床特征以及PAH患者中p-ANCA阳性和p-ANCA阴性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探讨SLE-PAH的风险因素。结果 与SLE-nonPAH组相比,SLE-PAH组年龄较大、中重度病情活动度占比较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多患者出现雷诺现象、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狼疮抗凝物标准化SCT比值升高、抗心磷脂抗体阳性以及肺动脉内径、右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异常;SLE-PAH患者中,p-ANCA阳性组与P-ANCA阴性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存在差异,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雷诺现象、抗心磷脂抗体、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OR=0.802)为SLE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LE患者出现中重度疾病活动度,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狼疮抗凝物标准化SCT比值升高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时警惕PAH发生。p-ANCA阳性可能与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有关,需密切随访。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32-1235.
    目的 探究双小切口双反牵引微创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应用双小切口双反牵引微创治疗1例左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Schazker分型Ⅱ型),术中应用双小切口双反牵引技术复位固定骨折。首先使用双反牵引技术恢复下肢力线。在胫骨结节内下方5 cm处行3 cm长纵切口,使用环钻及顶棒在髓腔内形成骨隧道,顶起复位。复位完成后,于胫骨外侧近端作一长约2.5 cm切口,使用骨膜剥离器于胫骨骨膜外建立接骨板通道。将复位用切口的外侧皮缘向胫骨前嵴方向牵拉,暴露胫骨外侧面。自近端切口植入解剖型接骨板,使用加压螺栓和螺钉进行胫骨远端和近端的固定,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50 min,两处手术切口长度共5.5 cm,失血量50 mL。术后X线片示左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可,内固定位置可。术后1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患者膝关节无疼痛,伸膝0°,屈膝135°,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双小切口技术是一种更加微创、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00-1205.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下单线双位点套扎缝合技术治疗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medial meniscus posterior root tear, MMPR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行关节镜下单线双位点套扎缝合治疗的MMPRT患者17例17膝。X线片Kellgren-Larence分级情况为0级2例,1级5例,2级10例。患者于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进行相关功能评分与膝关节退变情况检测,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评分、Lysholm评分、X线片Kellgren-Larence分级及内侧半月板外凸数值。结果 17例患者获得13~20个月的随访,平均(16.28±3.54)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VAS评分[1.00(1.00)分]低于术前[5.00(1.00)分],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内侧半月板外凸均值[(60.29±3.98)分、(89.88±4.11)分及(3.08±0.19)mm]高于术前[(38.82±2.48)分、(51.65±4.27)分及(2.98±0.1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Kellgren-Larence分级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关节镜下单线双位点套扎缝合治疗MMPRT的临床疗效良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94-1199.
    目的 探讨软骨终板的不同愈合形态对终板本身以及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一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计算机断层扫描受试者的T12~L2椎体,经三维重建后构建实体三维椎体模型。构建正常软骨终板、曲度增加终板、不规则愈合终板和创伤性Schmorl结节终板4种不同软骨终板模型。在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后,施加500 N垂直载荷于T12椎体上表面,获取各模型的软骨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分布。结果 曲度增加模型髓核的应力略有增加,不规则愈合模型与创伤性Schmorl结节模型均有明显降低,分别降低38.1%和27.5%。曲度增加模型纤维环的应力略有降低,不规则愈合模型与创伤性Schmorl结节模型均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9.8%和6.3%,且纤维环的应力集中区域较为一致,位于纤维环-髓核交界区域以及纤维环的外围。结论 软骨终板的形态改变会导致椎间盘应力的重新分布,为软骨终板形态改变导致椎间盘退变提供生物力学依据。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68-1174.
    目的 分析不同种类病原体导致的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感染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河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并明确病原体的CNS感染患儿的病历资料,依据病原学结果分为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 BM)与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 VM)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结果及转归。结果 共纳入63例患儿,BM组38例,VM组25例,胎龄中位值38.3(3.0)周,足月儿47例(74.6%),男性37例(58.7%),平均出生体重(2 970±731)g,发病日龄中位值为9.6(11.0)d,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55例,87.3%)、黄疸(29例,46.0%)、吃奶差(20例,31.7%)、肌张力异常(20例,31.7%)等,2组一般临床特征及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计数、WBC异常比例、多核细胞百分比、蛋白水平及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及CRP>8 mg/L的比例均显著高于VM组(P<0.05)。BM组CSF WBC范围在6~258 233个/mm3之间,1例CSF WBC低于20个/mm3。VM组CSF WBC范围在1~1 238个/mm3之间,2例CSF WBC高于1 000个/mm3,9例低于20个/mm3。BM组病原体以大肠埃希菌(11例,28.9%)、肺炎克雷伯菌(6例,15.8%)最常见。VM组病原体以肠道病毒最常见(15例,60%)。随访结果显示BM组1例死亡,3例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VM组3例死亡,1例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全部预后良好。结论 仅通过临床特征难以区分新生儿CNS感染是由细菌或病毒所致,常规实验室检查在判断致病病原体上有一定帮助,开展包含病毒靶标在内的脑脊液病原检测对实现精准治疗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39-1148.
    目的 探讨膳食抗氧化指数(composite dietary antioxidant index, CDAI)与6~11岁儿童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基于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的公开数据(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Ⅲ),以及和英国利兹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儿童营养不良双重负担及其相关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食物系统解决方案”收集的数据(简称中国数据),构建CDAI,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6~11岁儿童CDAI水平和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膳食调查分别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和24 h膳食称重法,NHANESⅢ采用韦氏智力测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WICS)测试中的语言部分测试(Wide Range Achievement Test-Revised, WRAT-R)和表现测试(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 WISC-R);中国数据采用基本认知能力测验(Primary Cognitive Abilities Test, PCAT)和WISC-R中的推理测试(perceptual reasoning, PR)。结果 共纳入470名中国儿童和2 968名美国儿童。在中国儿童中,男性224名,占47.70%,女性246名,占52.30%;在NHANESⅢ调查对象中,男性1 494名,占50.30%,女性1 474名,占49.7%。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性别、年龄、种族、体重指数、能量后,6~11岁儿童CDAI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WM)的影响因素(中国数据:OR=1.04,95%CI:1.00~1.20,P=0.047;NHANESⅢ:OR=1.13,95%CI:1.01~1.28,P=0.038);6~11岁儿童摄入的抗氧化剂中,维生素C、锌摄入量对WM的影响最为显著(中国数据:锌P=0.009,维生素C P=0.030;NHANESⅢ:维生素C P=0.040)。结论 CDAI与儿童认知功能中的WM的影响因素,组成CDAI的各成分中,锌、维生素C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提高膳食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可能会促进儿童工作记忆的发展。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36-1240.
    目的 探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行“一体位”半尿路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UTUC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术者行“一体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术,即半尿路切除术。患者取健侧卧位,经腹腔进入后腹,常规游离肾脏周围并处理肾门,游离患肾并行淋巴结清扫(lymph node dissection, LND),向下游离输尿管及输尿管壁内段,袖状切除部分膀胱,缝合膀胱。术后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管和尿管放置时间及患者病理结果等。结果 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操作时间110~160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术后病理回报均为UTUC,无切缘阳性。术后随访无肿瘤复发。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一体位”半尿路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12-1218.
    目的 探讨超声细微特征在鉴别卵巢多房囊性、囊实性肿瘤来源的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超声诊断为卵巢多房囊性、囊实性肿瘤的患者24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记录肿瘤的超声细微特征。结合其临床特征和组织学分类,分析超声细微特征与卵巢原发性肿瘤、转移瘤的关系。结果 246例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原发性肿瘤217例(88.21%)和转移瘤29例(11.79%);在原发性肿瘤中,良性肿瘤62例(25.20%),以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瘤为主;交界性肿瘤27例(10.98%);恶性肿瘤128例(52.03%),以浆液性和黏液性囊腺癌为主;在转移瘤中,以原发部位结-直肠为主。临床特征:与原发性肿瘤相比,转移瘤的发病年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80±8.04)岁vs.(51.29±12.32)岁,P=0.035];原发性肿瘤组均无其他部位肿瘤的确诊病史,而转移瘤组中有9例在发现卵巢肿瘤时已有其他部位肿瘤确诊史(P<0.001);转移瘤组的血清CA199≥37 000 U/L者多于原发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1.06%)vs. 17(58.62%),P<0.001];其余临床特征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细微特征:与原发性肿瘤相比,卵巢转移瘤具有瘤体较大[(15.7±4.80) cm vs.(9.54±3.96) cm,P<0.001]、瘤内囊腔个数≥10者较多(55.17%vs. 18.89%,P<0.001)、壁结节少见(6.90%vs. 21.66%,P=0.007)但直径较大[(1.44±0.36) cm vs.(0.97±0.39) cm,P=0.031]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阻力指数低(0.46±0.07 vs. 0.61±0.13,P<0.001)的特点。结论 当超声诊断卵巢多房囊性、囊实性肿物时,特别是同时伴发其他部位恶性肿瘤,利用超声细微特征可提高鉴别卵巢肿物来源的能力。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88-1193.
    目的 探究改良十字缝合技术在直肠癌患者进行回肠造口还纳中对腹壁切口的处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术后回肠造口还纳术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腹壁切口处理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期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十字缝合法。2组术后均采用倒梯形纱布加压包扎。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愈合时间、感染率、感染后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和满意度等。结果 2组吻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一期愈合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1.60±0.75) d vs.(1.96±0.62) d]、排气时间[(2.41±1.08) d vs.(2.88±0.80) d]、进食时间[(2.60±1.22) d vs.(3.07±0.92) d]、切口感染后愈合时间[(16.71±1.60) d vs.(20.38±3.59) d]、住院时间[(7.32±1.88) d vs.(8.43±2.59) d]短于对照组,早期疼痛评分[24 h:(2.75±0.64)分vs.(3.12±0.70)分;72 h:(1.09±0.29)分vs.(1.29±0.49)分]、切口感染率[9.33%vs. 21.33%]、医疗费用[(31 506.89±4 147.59)元vs.(33 854.80±7 506.47)元]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满意度评分[29.0(2.0)分vs. 28.0(8.0)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十字缝合法是直肠癌术后临时回肠造口还纳术中腹壁切口处理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切口感染率和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切口感染后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81-1187.
    目的 探讨铜死亡相关基因脂酰转移酶1(lipoyltransferase 1,LIPT1)在中国肝癌分期Ⅰa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并构建LIPT1相关列线图预测Ⅰa期HC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方法 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Ⅰa期HCC患者(139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LIPT1的表达状态。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 DFS)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建立Ⅰa期HCC患者无病生存率预测模型,并通过校准曲线和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139例Ⅰa期HCC患者1年、3年和5年的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6.3%、56.1%和46.5%。LIPT1高表达患者89例,LIPT1低表达患者50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LIPT1表达量(HR=1.093,95%CI:1.001~1.193)和糖尿病病史(HR=2.172,95%CI:1.126~4.191)是影响Ⅰa期HCC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指标构建的DFS预测模型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列线图在训练集中1年、3年和5年的时间依赖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780和0.766,在验证集中为0.712、0.794和0.716,均高于肿瘤直径。结论 LIPT1可以作为预测Ⅰa期HCC患者术后复发时间的有效标志物。相比于传统指标肿瘤直径,所建立的列线图在预测Ⅰa期HCC患者DFS方面具有更高的效能,为早期肝癌术后监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75-118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临床原因,以期对减少食管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及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单手术组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 39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 012例,女性383例,平均年龄(64.21±7.27)岁。肿瘤位于颈段食管1例,胸上段食管154例,胸中段食管589例,胸下段食管651例。病理分期:Ⅰ~Ⅱ期782例(56.06%),Ⅲ~ⅣA期613例(43.94%)。结果 1 395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有25例(1.79%)患者因不同原因导致术后行非计划再次手术。对纳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非计划手术组年龄≥65岁、体重指数<18、病理分期Ⅲ~ⅣA期、吸烟比例高于正常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OR=0.38,95%CI:0.161~0.896,P=0.027)、体重指数<18(OR=0.176,95%CI:0.062~0.498,P=0.001)、吸烟(OR=0.314,95%CI:0.128~0.771,P=0.011)是食管癌根治术后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影响因素。造成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为吻合口瘘(7/25,28%)、肺部严重并发症(7/25,28%)、术后出血(6/25,24%)。结论 高龄、体重指数偏低、吸烟是造成食管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高危因素。其主要原因包括吻合口瘘、肺部严重并发症、术后出血。对于术前评估高危患者而言,降低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概率的关键是提升围手术期管理,降低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做好预防监管工作。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219-1225.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iRoot BP Plus联合盖髓的可行性,以期为提高活髓保存成功率提供实验参考。方法 获取4周龄雄性SD大鼠的上、下颌第一磨牙共40颗,截根,保留第一磨牙牙冠及冠髓组织,随机分为4组进行盖髓:对照组、iRoot BP Plus组、TGF-β1组、iRoot BP Plus+TGF-β1组。将盖髓术后的实验牙样本移植入6周龄雄性BALB/c裸鼠背部两侧的囊袋中。培养6周后,处死裸鼠并取出样本,进行HE染色,分析评价样本牙髓炎症反应程度和修复性牙本质或矿化组织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iRoot BP Plus组、TGF-β1组、iRoot BP Plus+TGF-β1组牙髓炎症反应程度、修复性牙本质或矿化组织形成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iRoot BP Plus+TGF-β1组修复性牙本质或矿化组织形成程度明显优于iRoot BP Plus组、TGF-β1组(P<0.05)。iRoot BP Plus组、TGF-β1组、iRoot BP Plus+TGF-β1组DMP-1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iRoot BP Plus+TGF-β1组DMP-1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iRoot BP Plus组和TGF-β1组(P<0.05)。结论 iRoot BP Plus、TGF-β1均能促进修复性牙本质或矿化组织的形成,iRoot BP Plus与TGF-β1联合应用于直接盖髓术时,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矿化组织的能力优于单独使用iRoot BP Plus或TGF-β1。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29-1138.
    目的 筛选多种具有高亲和力的小分子叶酸类似物作为靶向配体以及多种不同的连接基团,总结叶酸受体靶向荧光探针的合理分子设计,开发出一种优秀的新型叶酸受体靶向荧光探针。方法 通过多种化学合成反应得到目标荧光探针。流式细胞术探究荧光探针对叶酸受体的选择性,荧光显微成像实验评价荧光探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成像能力。结果 得到了目标荧光探针产物8个,其中荧光探针GT-FITC-1能够特异性结合叶酸受体并进入细胞实现荧光成像。引入谷氨酸侧链会降低细胞摄取的相对平均荧光强度,GT-FITC-2相较于GT-FITC-1下降了约17%,GT-FITC-5相较于GT-FITC-4下降了约15%,含有刚性苯环连接基团的荧光探针GT-FITC-7和GT-FITC-8相较于GT-FITC-4均增加了2~3倍,并且GT-FITC-8表现出最大的相对平均荧光强度。结论 本研究设计合成的一系列荧光探针均表现出对叶酸受体的高度特异性,发现了对叶酸受体具有优异亲和力的荧光探针GT-FITC-8。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0): 1117-1119.
    <正>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我们党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人民健康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高水平医学教育发展与科技创新。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0-1236+1365.
    <正>“整合是时代发展的特征,是解决划时代难题的法宝”。“医学起源于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份痛苦的最初愿望”,从此,人类医学在反复遭致挑战中不断前进,其发展态势展现两大特征:一、“降维与分化是医学发展的力量”自从自然科学的范式和方法引入医学以后,从繁到简,从难而易,一直以不断降维的分化方法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力量,的确功不可没,不可厚非。但是,随着医学向深度和广度的延伸和发展,随着主观和客观认知的碰撞和分离,随着对人类生命及疾病的解析和描述,特别是随着人类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和追求,医学一直在一味地向微观方向倾力探索,“人择”的分类、分科、分专业逐渐显示脱离真实,导致专业过度细化、专科过度细划和医学知识碎片化,甚至出现“盲人摸象”,“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误区,给研究人类生命和防治疾病带来认识论和方法学上的疑途和偏差,的确影响渐大,不可小视。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342-1346.
    目的 研究中前足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通过可吸收螺钉进行内固定的中前足骨折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通过钛合金螺钉进行内固定的33例中前足骨折患者纳为对照组。记录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通过Maryland足踝功能评分、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urgery Association, 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估2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足踝功能情况,检测2组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观察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t=3.492、2.607、7.581,P<0.05)。术后3个月,2组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较术前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3.034、3.041,P<0.05)。术后3个月,2组PCT、IL-6、CRP水平较术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816、10.315、10.050,P<0.001)。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747,P=0.099)。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用于中前足骨折手术疗效显著,能够促进骨折及足踝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259-1265.
    目的 探究癌胚抗原125(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125,CA125)、微小核糖核酸145(microRNA-145,miR-145)、微小核糖核酸-141-3p(microRNA-141-3p, miR-141-3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患者中的表达意义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EM患者117例作为EM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CA125、miR-145、miR-141-3p、MCP-1水平,比较不同r-AFS分期EM患者血清CA125、miR-145、miR-141-3p、MCP-1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EM患者血清CA125、miR-145、miR-141-3p、MCP-1与r-AFS分期的相关性。EM患者腹腔镜手术后随访2年,统计妊娠结局情况,比较妊娠结局良好组与妊娠结局不良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 ROC)分析血清CA125、miR-145、miR-141-3p、MCP-1对EM妊娠结局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M组血清CA125、MCP-1、miR-145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miR-141-3p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EM患者术后48 h血清CA125、MCP-1、miR-145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iR-141-3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Ⅰ~Ⅱ期比较,Ⅲ~Ⅳ期患者术前血清CA125、MCP-1、miR-145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141-3p水平显著下降(P<0.05)。Spearman检验得出,术前血清CA125、MCP-1、miR-145与r-AFS分期呈正相关(r=0.640、0.581、0.637,P<0.001),血清miR-141-3p与r-AFS分期呈负相关(r=-0.605,P<0.001)。对117例EM患者术后随访2年,随访期间失访5例,获得随访112例,妊娠结局不良有54例,发生率为48.21%。与妊娠结局良好组比较,妊娠结局不良组r-AFS分期为Ⅲ~Ⅳ期比例、术前CA125、术前MCP-1、术前miR-145显著升高(P<0.05),术前抗穆勒管激素、miR-141-3p及单纯卵巢型比例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高r-AFS分期、术前CA125、术前MCP-1、术前miR-145为E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OR=1.746、2.367、2.760、1.997,P<0.05),术前抗穆勒管激素、miR-141-3p为EM患者妊娠结局不良的保护因素(OR=0.802、0.640,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CA125、miR-145、miR-141-3p、MCP-1联合预测EM不良妊娠结局的AUC、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83、83.32%、84.52%,显著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EM患者血清中CA125、MCP-1、miR-145呈高表达、miR-141-3p呈低表达,该表达水平与EM疾病分期及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四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EM不良妊娠结局。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317-1321.
    目的 模型眼中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 IOL),0μm非球面IOL、-0.1μm非球面IOL、-0.26μm非球面IOL,四种不同球差的IOL,通过蒙特卡洛分析的方法比较每种IOL分别在瞳孔直径3 mm、4 mm和5 mm时较好10%和较差10%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值,比较4种IOL成像质量及抗偏心性能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中,分别在瞳孔直径3 mm、4 mm、5 mm条件下,在模型眼中插入4种不同球差的IOL。在计算机光学模拟系统中,通过蒙特卡洛分析的方法设计4种IOL随机0~0.5 mm偏心,分别进行1 000次随机模拟。比较四种IOL最好10%和最差10%成像质量的实验研究。结果 随机偏心的情况下,在3 mm瞳孔直径条件下,最好10%时-0.1μm非球面IOL与-0.26μm非球面IOL、0μm非球面IOL的MTF值均较高,且明显优于球面IOL,最差10%时-0.1μm非球面IOL的MTF值较-0.26μm非球面IOL和球面IOL高。在4 mm瞳孔直径条件下,最好10%时-0.1μm非球面IOL与-0.26μm非球面的MTF值较-0μm非球面IOL和球面IOL高,最差10%时-0.1μm的非球面IOL的MTF值较-0.26μm非球面IOL和球面IOL高。在5 mm瞳孔直径条件下,最好10%时-0.1μm非球面IOL的MTF值较0μm非球面IOL和球面IOL高,最差10%时-0.1μm非球面IOL的MTF较其他三种IOL高。结论 -0.1μm非球面IOL对偏心有较好的耐受性,成像质量的稳定性较高。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295-1300.
    目的 采用间断性慢性睡眠剥夺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并与传统单纯CUMS造模效果进行比较,探索更优的抑郁症造模方法。方法 选取36只6~8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CUMS组;C组,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每组12只。各组按照不同的抑郁症造模流程处理,造模时间为15 d,造模结束后进行行为学测试,ELISA法检测大鼠下丘脑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多巴胺(dopamine, DA)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浓度。结果 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第7天和第14天时体重增长率小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糖水偏好率小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不动时间长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穿越格数和站立次数少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P<0.05)。CUMS组和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大鼠下丘脑5-HT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间断睡眠剥夺+CUMS组大鼠DA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NE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和CUMS组(P<0.05)。结论 采用为期15 d的CUMS联合间隔时间为1 d的20 h睡眠剥夺能够快速建立稳定的SD大鼠抑郁模型,与单纯CUMS造模方法比较在行为学表现方面效果更加明显,在造模时长方面优势显著。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336-1341.
    目的 评价国产与进口替诺福韦对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eus, HBV)母婴阻断的成本-效果。方法 筛选于南京市第二医院妇产科治疗且分娩的高载HBV妊娠患者,回顾性分析国产与进口替诺福韦在HBV母婴阻断中的临床疗效,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计算增量成本效果比,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共计179例,国产组131例,进口组48例。国产组与进口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45.04%和52.08%,HBV母婴阻断有效率分别为98.47%和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组与进口组治疗总成本分别为(20 313.73±11 467.36)元和(20 906.19±6 211.43)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费用分别为(47.53±8.07)元和(1 118.62±200.89)元,国产组显著低于进口组(P<0.05)。国产组对比进口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700.05,小于意愿支付阈值;敏感性分析与原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国产与进口替诺福韦在进行HBV母婴阻断时的阻断有效率相当,而国产替诺福韦更具药物经济学优势,临床上建议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药物。
  •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2024, 45(11): 1310-1316.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l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联合PDCA管理工具在感染性休克患者1 h抗生素使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77例及医护人员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时间段分组,2组医护人员相同。以2022年1—6月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7例及医护人员32名为对照组。以2022年7—12月9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及32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FMEA联合PDCA管理。对比2组一般资料、风险优先数(risk priority number, RPN)值、1 h抗生素使用达标率、28 d病死率及医护人员合作满意度,分析影响1 h抗生素使用达标率的因素。结果 患者一般资料、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性休克患者1 h抗生素使用达标率及医护合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前5位失效模式的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0.585,95%CI:0.405~0.845,P<0.05)、抗生素使用级别(OR=0.272,95%CI:0.134~0.551,P<0.05)、患者家属教育程度(OR=2.484,95%CI:1.100~5.611,P<0.05)是影响1 h内抗生素使用达标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MEA联合PDCA管理工具可规范感染性休克患者1 h抗生素使用流程,提高1 h抗生素使用达标率,加强医护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