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纤维化程度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易云华, 刘惜时, 聂姬婵

复旦学报(医学版) ›› 2024, Vol. 51 ›› Issue (05) : 757-764+771.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纤维化程度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易云华, 刘惜时, 聂姬婵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目的 探讨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纤维化程度、雌孕激素表达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进一步了解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收集病理确诊的19例卵巢内膜样囊肿、20例子宫腺肌病、20例深部内异症、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灶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各组病灶的纤维化程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4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1.24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盆腔肿块(24例)。免疫组化显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内膜样囊肿、子宫腺肌病、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疾病纤维化程度较低;但与子宫内膜息肉相比,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上升,孕激素受体同工酶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R-B)表达下调,血管密度较高。结论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纤维化程度较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较高、血供较为丰富的一种特殊亚型的内异症,预后一般良好。

关键词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 / 子宫腺肌病 / 子宫内膜异位症 / 免疫组化 / 纤维化

中图分类号

R711.7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易云华, 刘惜时, 聂姬婵.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纤维化程度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24, 51(05): 757-764+771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