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Downlo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4): 199-20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4.02
    目的 探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脊柱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S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因外伤致脊柱骨折的58例患者,均行PSF治疗,术中实施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及肌电图(EMG)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胫后神经的神经电生理指标、伤椎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患者术后行CT复查评估螺钉发生破壁情况,以Gertzbein分级≥1级为标准,分析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的准确性。结果 5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为(143.72±14.38) min、出血量为(175.92±24.62) mL、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5.68±1.15) d、住院时间为(9.35±1.48) d;术后患者胫后神经SEP潜伏期缩短,波幅及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升高(P<0.05);术后患者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58例患者共置入螺钉384枚,46枚(11.98%)螺钉置入时神经电生理监测报警。术后CT复查Gertzbein分级0级337枚(87.76%)、≥1级47枚(12.24%),SEP、MEP和EMG监测的敏感性分别为91.49%、87.23%和59.57%,特异性分别为94.66%、92.58%和89.32%;多模式监测的敏感性为97.87%,特异性为96.74%。结论 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可准确发现PSF术中置入螺钉时患者发生神经损伤的情况,提醒术者修正手术操作,使患者术后脊柱神经功能获得较大改善。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4): 239-24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10
    弥散张量成像(DTI)可显示癫痫灶周围和远端脑白质结构之间的细微变化,这些脑白质纤维束之间的改变具有良好的定侧价值,同时也可以描绘关键脑白质纤维束的解剖位置从而进行手术规划。颞叶癫痫(TLE)是青少年和成人癫痫中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类型,本文对目前使用DTI技术在TLE患者的术前致痫区定位、手术前后的功能评估、TLE的脑网络结构、评估手术预后及与神经病理学和功能影像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探索癫痫的发病机制、制定更好的评估手术方案及改善癫痫整体预后提供重要的帮助。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2): 108-11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2.09
    胆汁酸在肝脏内由胆固醇转化而成,并在肠道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信号传导和发挥作用。胆汁酸信号通路是机体类固醇物质的主要清除途径,其不仅促进脂类的消化和吸收,还参与调节机体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胆汁酸在胃肠道的作用机制已在糖脂代谢性疾病和肝胆疾病中得到很好的证实。此外,胆汁酸信号通路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中枢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中有所表达,具有抗炎和抗凋亡的作用。基于“脑-肠轴”、“肝-肠轴”学说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病机制推导出肝、肠、脑之间存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通路,提出“肝-肠-脑轴”学说,这与胆汁酸的生成和信号传导不谋而合。本文将从胆汁酸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传导过程出发,深入叙述胆汁酸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功能,并从抗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应激等多角度分析胆汁酸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机会。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2, 31(03): 147-15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4
    目的 探讨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抗体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11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GAD65抗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 11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49岁,平均(18~76岁),男女比例为1∶2,分别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脑炎8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诱发的脑炎2例,自身免疫相关癫痫1例。9例患者有前驱症状。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以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类型为主。脑脊液异常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增多和(或)蛋白水平升高;颅脑核磁共振(MRI)主要表现为颞叶和海马T2加权和FLAIR高信号;脑电图监测到发作间期以颞区、额区为主的尖波、尖慢波或慢波放电。2例患者筛查到潜在肿瘤,3例患者筛查到胸腺异常。6例患者免疫治疗后再无癫痫发作,5例患者因肿瘤的存在意识水平下降或癫痫持续状态而死亡,1例合并肿瘤的幸存患者6个月后出现了复发。结论 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的GAD65抗体病以中年女性最为常见,常伴有前驱症状、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主要引起脑脊液、颞叶及海马的炎性改变,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及免疫治疗效果无关,早期免疫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肿瘤的存在对预后影响较大。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5): 308-311.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5.09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铜代谢异常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其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而癫痫发作则相对罕见。目前,国内关于HLD合并癫痫的文献大多以个案及小样本报道为主,对于该并发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缺乏系统性分析。本文对HLD合并癫痫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最新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在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6): 336-34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6.03
    目的 系统评价拉考沙胺、吡仑帕奈、布立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有效性、耐受性和经济性。方法 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及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从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6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5.0软件对药物的疗效和耐受性进行网状Meta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评价3种抗癫痫药物(ASM)的经济性。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总计5 36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3种ASM的有效性和耐受性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综合疗效和耐受性的聚类分析结果示布立西坦排名最优。药物经济学分析表明,无论与进口原研药还是国产仿制药相比,吡仑帕奈均是目前经济性最佳的选择。结论 拉考沙胺、吡仑帕奈和布立西坦作为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添加治疗,三者的疗效和耐受性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吡仑帕奈更具有性价比优势;若最新上市的布立西坦未来能够进入集采并纳入国家医保,其可能作为添加治疗的更优抉择。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2, 31(03): 135-14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3.02
    目的 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童神经科收治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 共21例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1例,女l0例,发病年龄11个月至13岁。4例有前驱感染症状,首发症状以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及癫痫发作最常见。随病情进展临床症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100%)、运动障碍(95%)、睡眠障碍(67%)、癫痫发作(5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52%)及中枢性低通气(14%)。患儿脑脊液抗NMDAR抗体阳性21例(100%),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18例(89%)。21例患儿均存在脑电图异常;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异常9例(43%);均无肿瘤性病变。所有患儿均给予一线治疗,包括丙种球蛋白(100%)和(或)激素(95%)、血浆置换(33%);10例(48%)接受了二线免疫治疗,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9例随访6个月至4年,12例痊愈,1例遗留癫痫发作,3例有肢体运动障碍,3例有轻度智能障碍。结论 全面认识并掌握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治,合理用药,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4): 233-23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9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一组较为常见的代谢性疾病。HHcy不仅与多种神经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及脱髓鞘疾病有关,还与癫痫相关。由于目前关于HHcy引起癫痫的研究较少,所以综述HHcy与癫痫的因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途径分析导致HHcy的原因。HHcy主要通过其DNA甲基化、Hcy-硫代内酯的神经毒性、NMDA受体及Ca2+通道发挥致病作用。同时就HHcy对癫痫的致病机制以及第一、二及三代抗癫痫药物对HHcy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的研究和癫痫治疗的全面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3): 171-17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3.09
    回顾我国常用的3种评估癫痫发作预后的量表:谭启富癫痫手术结果估价标准、Engel分级及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级,比较这三种癫痫预后评估量表各自的优缺点,并将后2个量表完整翻译为中文。谭启富癫痫手术结果估价量表简单明了,便于记忆,但是层级之间差距不明显,难以满足临床实际需要;Engel分级虽然目前被广泛使用,但是分级层次过多,难于记忆,并且加入了“值得的改善”及“罕见”等主观性很强的词语,且概念模糊,导致临床可操作性差,结果可能因人而异;ILAE的分级共有6级,便于记忆,使用的概念定义明确,临床可操作性强,不仅可以用于手术前后疗效的比较,也可用于不同癫痫治疗方法之间疗效的比较。综合来看,ILAE分级比较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2, 31(02): 70-7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2.02
    目的 观察液氮损伤诱发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模型大鼠大脑皮质中谷氨酸(Glu)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谷氨酸受体2(GluR2)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情况与癫痫发作的关系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纳入36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手术组,创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大鼠模型,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SABC法)检测微脑回神经递质及受体变化,使用SAS 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手术组经液氮铜针处理,在大鼠损伤处形成微脑回畸形,畸形处皮质层Glu及NMDAR1、GluR2免疫阳性着色神经元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有所增多,光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在微脑回皮质周围见到Glu及NMDAR1、GluR2免疫阳性着色神经元表达较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有显著增加,光密度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海马及杏仁核等脑区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微脑回畸形周围兴奋性神经递质Glu及其受体的增加可能是导致癫痫发生的机制之一。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2): 71-76.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2.0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卒中病房行取栓术的18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结果将预后良好的患者作为研究组(110例),预后不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治疗后5 d的空腹血糖水平、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NLR水平;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中性粒细胞及NLR与患者预后效果间的关系;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及NLR对患者预后效果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接受治疗后的第1天、第5天,研究组的中性粒细胞及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因变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设置为分类变量,将预后良好设置为0,预后不良设置为1,在治疗后第5天,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使用逐步后退法分析,发现中性粒细胞及NLR与患者的预后效果存在显著关联(P<0.05);在接受治疗后的第5天,AUC数值由大到小分别为两项联合、NLR及中性粒细胞,其中,两项联合的AUC数值为0.893。结论 中性粒细胞及NLR均是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患者预后结果的有效指标,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5): 284-292+254+321.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5.05
    目的 探讨儿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皮质脑炎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减少临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确诊的10例MOG抗体相关疾病(MOGA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儿中男性6例、女性4例,发病中位年龄为11.5(5,13)岁,起病至确诊MOGAD的中位时间为17.5(8,42) d。癫痫发作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其次为视力下降。脱髓鞘事件包括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大脑皮质脑炎(CCE)、视神经炎、脊髓炎及多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头颅MRI显示7例患儿有颅内多发病灶,3例为单一病灶,5例为脊髓受累,5例为视神经受累。6例患儿血清及脑脊液(CSF)MOG抗体均为阳性,单独血清或CSF抗体阳性各2例,合并NMDAR抗体2例,合并NMDAR及抗GFAP抗体1例。5例患儿病程早期表现为CCE,头颅MRI显示为皮层T2-FLAIR高信号,伴或不伴脑膜强化,其中4例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初始均被误诊为病毒性脑膜脑炎,误诊率高达40%。与其他病种比较,CCE病例更常合并癫痫发作、脑电图异常、CSF压力增高及有核细胞数增多。8例患儿接受了一线治疗,2例接受了二线治疗;8例症状完全恢复,2例遗留轻微症状。结论 MOGAD临床表现多样,CCE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脑膜脑炎,早期识别并及时启动免疫治疗,患儿通常预后良好。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1): 37-43.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1.0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NPM)导致死亡结局病例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死亡风险的认知。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0例NPM死亡病例的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检验结果、病原学及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分析,按患儿起病年龄及胎龄分组,比较不同组新生儿NPM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期间共收治653例NPM患儿,其中出现死亡结局的患儿共20例(3.1%),其血感染指标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脑脊液(CSF)白细胞数、糖及蛋白均明显异常。其中血培养阳性14例,CSF培养阳性10例,病原菌以无乳链球菌(GBS)及大肠埃希菌(E-coli)为主。15例患儿完善颅脑MRI+增强+DWI,均有脑膜强化及脑水肿,5例合并脑疝。20例患儿均完善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查,其中15例为重度改变。早发型组患儿的CSF白细胞数高于晚发型组,早产儿组起病年龄大于足月儿组。结论 病原菌为GBS、E-coli的NPM死亡风险高,需早期识别、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尽量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并积极完善影像学及aEEG检查判断预后。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1): 51-5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1.08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式以药物治疗为主,约60%的癫痫患者可通过规范使用抗癫痫药物达到零发作。除了规范用药,癫痫发作的监测与不良事件的预防也极为关键,与传统治疗比较,数字疗法(DTx)的优势在于结合可穿戴设备和癫痫管理软件,能实时监测患者的癫痫发作,并可预防癫痫发作导致的不良事件,从而显著提升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DTx的一对多治疗模式可有效提高医疗效率并降低医疗成本。本文从DTx国内外最新进展入手,对DTx在癫痫领域的临床应用和进展,主要是在癫痫治疗、管理的技术优势及对癫痫发作的预测价值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癫痫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1): 26-30.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1.04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AIDP组的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CB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最高的Hughes评分和4周后Hughes评分下降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34例患者中AMAN 20例、AIDP 14例。AMAN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可逆性神经CB,与无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相比,Hughe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中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3例,其中AMAN 8例,AIDP 5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ughe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可逆性神经CB的AMAN患者临床恢复可能更快,优于不伴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神经节苷脂抗体与GBS疾病短期预后可能无关。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1): 2-2.
    <正>2023年12月9日,在距汉斯伯格首次发现(1924)人类大脑活动的百年之际,“第十二届癫痫-神经电生理·北京·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国内外癫痫年度重大进展论坛”之“脑电图百年”分论坛于北京国宾酒店隆重召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任连坤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王薇薇教授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冯占辉教授担任主持。各代癫痫领域知名专家共同交流、分享脑电图的那些峥嵘岁月和最新进展。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2): 76-76.
    <正>由法国、意大利、美国及德国等一众蜚声国际的癫痫病学家主编的世界医学经典名著《Epileptic Syndrome in Infancy,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第六版(俗称“蓝皮书指南”,Blue Guide)中文版译本——《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期癫痫综合征》第六版即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期癫痫综合征》第六版中文版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中心主任秦兵教授牵头,召集国内一批文笔尚佳的中青年癫痫病学者历时数载,潜心研读、遣词造句,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2): 65-70.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2.01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C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行EVT的71例急性PCIS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90 d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43例(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28例(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及糖尿病等一般情况,以及血尿酸(BUA)、血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等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71例发病24 h内入院接受EVT的急性PCIS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43例,预后不良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是否吸烟及饮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预后不良组患者的Scr、BUN、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14 d 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显示,Scr(OR=3.414,P=0.041)、BUN(OR=4.265,P=0.035)是影响急性PCIS患者EVT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及死亡。结论 急性PCIS患者EVT后能部分获益,Scr及BUN升高是影响急性PCIS患者EVT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3): 141-14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3.03
    目的 观察不同效应室浓度丙泊酚对成年癫痫患者大脑边缘系统立体定向脑电图(SEEG)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上海临床医学院癫痫外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ROSA机器人辅助颅内电极植入术(植入电极位于大脑边缘系统)后拔除电极手术治疗的成年癫痫患者14例。根据植入大脑边缘系统的电极位于左侧或右侧大脑,将患者分为A组(左侧)和B组(右侧),每组各7例。随着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增加,分别记录5个浓度组,即D1组(0μg/mL)、D2组(2μg/mL)、D3组(3μg/mL)、D4组(4μg/mL)和D5组(5μg/mL)。观察不同效应室浓度丙泊酚对左、右两侧大脑边缘系统脑电图的影响。结果 在A组内,D2、D3、D4、D5组与D1组比较,γ波功率明显降低(P<0.05);D3、D4、D5组与D1组比较,θ-γ、α-γ相位幅度耦合(PAC)调制指数明显降低(P<0.05)。在B组内,D2、D3、D4、D5组与D1组比较,γ波功率、θ-γ、α-γ PAC调制指数均未见明显降低(P>0.05)。结论 在成年癫痫患者左侧边缘系统,丙泊酚可引发γ波功率降低,θ-γ、α-γ PAC调制指数明显降低。提示丙泊酚麻醉可能与γ波功率降低、脑电活动PAC降低有关。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3): 176-180.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3.09
    海绵窦综合征(CSS)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本文报告1例以右侧面部麻木、右眼胀痛及复视为主要表现的CSS。患者除影像学检查外,还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面神经传导测定、瞬目反射及咬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测。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证实患者除存在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及展神经损伤外,同时存在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及面神经受损,且咬肌的针极肌电图检测结果提示患者病情仍在进展中。本文强调了神经电生理检查在CSS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3): 155-159.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3.05
    目的 探讨伴癫痫发作重症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特征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病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74例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运用脑电图监测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并根据有无癫痫发作将患儿分为癫痫发作组和无癫痫发作组。分析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癫痫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 癫痫发作组患儿的智力发育迟缓、癫痫史、监测前惊厥发作、监测时意识障碍及呼吸衰竭发生率均高于无癫痫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发作组患儿脑电图的背景活动异常、发作间期放电、暴发-抑制及低电压和(或)电静息发生率均高于无癫痫发作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电图监测前惊厥发作、间期放电是重症患儿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电图监测前惊厥发作及间期放电是伴癫痫发作重症患儿的独立危险因素。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4): 220-226.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4.05
    目的 探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ce-MEP)对大鼠坐骨神经断裂损伤动物模型显微外科手术吻合术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组)、坐骨神经断裂损伤吻合手术组(Model组)、坐骨神经断裂损伤不吻合组(SNI组),每组各6只。Sham组只行坐骨神经分离术不损伤坐骨神经,SNI组和Model组大鼠在距梨状肌下缘1 cm处切断坐骨神经干,Model组立即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SNI组不吻合。各组均记录大鼠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的Tce-MEP潜伏期及波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行大鼠B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各组均在术后第30天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坐骨神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Model组和SNI组所有大鼠坐骨神经剪断后均出现Tce-MEP波形变化,Model组吻合术前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间段复测波形均有所恢复。Model组和SNI组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BBB评分降低(P<0.05)。HE染色法和透射电镜显示,Model组坐骨神经远端脱髓鞘现象较SNI组好转。结论 显微外科吻合手术可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断裂损伤的神经功能修复,且可以减轻神经损伤远端的脱髓鞘改变;Tce-MEP可以连续客观地评估大鼠坐骨神经断裂损伤修复后不同时间点的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情况。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4): 237-24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4.08
    睡眠与癫痫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癫痫患者的睡眠是内在不稳定的,患者常合并多种睡眠障碍,其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失眠。失眠导致的睡眠剥夺可加重癫痫发作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并可能进一步导致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情绪障碍,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增加患者意外伤害和过早死亡等风险。因此,认识和治疗癫痫共病失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癫痫共病失眠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以及当前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治疗方面的研究局限,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4, 33(04): 193-198+190+257.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4.04.0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芬氟拉明治疗癫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从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中对癫痫的相应疾病靶点进行筛查,利用drugbank、pharmmapper、swisstarget等数据库筛选芬氟拉明的药物靶点。取癫痫和芬氟拉明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将其导入Cytoscape 3.9.1软件作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并处理可视化。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芬氟拉明与关键靶点的相互作用。结果 获得139个癫痫与芬氟拉明的交集靶点基因,并根据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33个核心靶点。GO分析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主要涉及化学突触传递及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BP);离子体膜、细胞质及质膜等细胞成分(CC);蛋白结合、神经递质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MF)。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芬氟拉明可能通过调控多巴胺能神经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及PI3K-Akt等多个信号通路治疗癫痫。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芬氟拉明与DRD2、EGFR、HSP90AA1、SLC6A4、GSK3β及GRIN2B等关键靶点稳定结合。结论 本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得到芬氟拉明可能通过作用于DRD2,从而调控多巴胺能突触信号通路抑制癫痫发作,为进一步研究其治疗癫痫的具体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亦为后续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开发治疗癫痫的有效新药。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2, 31(06): 370-37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6.09
    癫痫患者易合并认知障碍,但在临床诊疗管理中,对认知障碍的识别和诊治常被忽视。认知障碍不仅影响癫痫的疾病进展,也会对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癫痫认知表型及常用的评估工具,有助于早期识别癫痫患者的认知障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有利于癫痫患者的康复。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2, 31(06): 325-33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6.02
    目的 探讨肯尼迪病(KD)患者的临床特征、神经电生理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22年6月在解放军第九六零医院治疗经基因检测确诊为KD的8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神经电生理及肌肉活检等资料。结果 8例KD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为33~50岁,多以缓慢进展的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以近端为主;延髓球部支配肌肉受累。内分泌代谢紊乱症状突出;患者出现血清激酶、性激素、脂质水平、肝功能及血糖等异常,雄激素受累症状明显,如乳房发育及性欲减退等。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为慢性广泛神经原性损害,伴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下降、传导速度减慢。肌肉活检示肌纤维坏死、萎缩及群组化等分布特点。8例KD患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重复序列次数为44~51次。结论 KD以脊髓及延髓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为主,起病隐匿,以球麻痹、肢体无力及雄激素受损为突出症状。肌电图多呈慢性神经原性损害,肌肉活检呈肌原性损害,可见肌纤维萎缩、群组化及坏死等。AR基因检测CAG重复序列增多是KD诊断的金标准。该病目前暂无有效治疗途径,主要是预防及延缓并发症。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2, 31(06): 359-364.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2.06.07
    目的 探讨Bcl-xl基因与颅内感染伴癫痫发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颅内感染伴癫痫发作的患者15例(观察组)与不伴癫痫发作的患者21例(对照组),收集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脑脊液、血常规、影像学及脑电图等),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脑脊液中Bcl-xl mRNA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15例患者的年龄为14~53岁,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其中9例的首发症状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60%),1例为发作性行为异常(7%),5例为头昏头痛(33%)。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4~67岁,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或脑膜脑炎19例、结核性脑膜炎2例,其中19例的首发症状为头昏头痛(90%),1例为精神行为异常(5%),1例为眩晕(5%)。观察组患者脑电图异常6例,对照组患者脑电图异常8例。观察组中4例患者为颅内高压,3例患者的腰穿脑脊液常规提示总细胞数异常;对照组中4例患者为颅内高压,11例存在白细胞数异常,6例生化结果提示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例生化结果提示糖氯下降及ADA升高。观察组患者脑脊液中Bcl-xl mRNA表达量(0.28±0.09)比对照组患者的表达量(0.80±0.12)有一定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xl抗凋亡分子在颅内感染伴癫痫发作患者中表达下调,说明颅内感染伴癫痫发作患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相关。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1): 42-4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1.08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是由高度同步化的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癫痫的首选方法。左乙拉西坦(LEV)是一种第二代抗癫痫发作药物(ASM),由于其毒副作用少,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弱且耐受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LEV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旨为临床治疗癫痫提供参考。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1): 37-41.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1.07
    癫痫是一类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癫痫的发生与兴奋性神经递质及受体失衡密切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是神经系统最主要的兴奋性受体,在癫痫的发作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介绍NMDAR的生物学特征,阐述NMDAR参与癫痫发病的机制,以及NMDAR拮抗剂的应用进展,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参考。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2): 94-98+129.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2.06
    目的 分析以中央前回中断为特征的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并探索该病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天坛-丰台癫痫中心行手术治疗,病理或影像结果提示为FCD,影像学表现为中央前回中断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收集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及病史、查体、头皮脑电图、核磁共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立体脑电图、术中情况、病理及术后随访等病例资料。结果 共纳入5例FCD患者,所有患者头颅MRI均示中央前回被畸形脑沟横断,其中1例患者伴有灰白质交界模糊,2例伴有穿透征的异常表现。5例患者PET-CT均提示畸形脑沟代谢减低。其中4例患者接受了以畸形脑沟为中心的局灶性灰质切除,1例接受热凝治疗。病理检查发现4例标本均为Ⅱ型FCD,其中ⅡA与ⅡB各2例。行切除术的4例患者术后随访1~4年均无癫痫发作。结论 中央前回中断的影像学特点可能是中央区Ⅱ型FCD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局限性切除该脑沟的灰质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2): 65-69.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2.01
    脑磁图(MEG)可以从颅骨外检测大脑中神经元异常放电产生的微弱磁场,尤其对来自脑沟、岛盖、眶额部及半球间等区域产生的切向电流特别敏感,可以为脑电图(EEG)提供补充信息。近年来,MEG在癫痫手术评估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显示,MEG检查可为致痫灶定位或颅内电极植入计划提供额外的补充信息,甚至改变原有手术计划,从而提高癫痫手术的成功率。本文从MEG定位的原理、结果判定及在不同脑区的定位特点等方面,对MEG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推动其在癫痫术前评估中的合理应用。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3): 0.
    <正>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是集形态学、功能性诊查和介入微创手术治疗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医学影像学科,成立于1953年,被誉为中国介入的发源地之一,首任主任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刘子江教授。1956年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会成立,籍此影像科不断发展壮大。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是贵州省唯一获得“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资质的医疗单位;是贵州省临床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外周血管介入培训基地、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3): 182-186.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3.12
    抗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ASPR2)抗体脑炎是自身免疫性脑炎(AE)中的一个亚型,其靶抗原位于细胞表面,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机制产生相对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对免疫治疗效果好。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抗CASPR2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以受凉后头痛起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抽搐及意识障碍等临床表现,血清抗CASPR2抗体阳性,确诊为抗CASPR2抗体脑炎,经激素和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通过本病例及对抗CASPR2抗体脑炎的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3): 180-181+186.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3.11
    糖尿病纹状体病既往又称糖尿病非酮症性偏身舞蹈症,多发生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非酮症性高血糖及偏身舞蹈症,影像学特点为症状肢体对侧纹状体MRI T1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及CT上的高密度影,治疗上采取控制血糖为主,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及苯二氮■类镇静剂控制舞蹈症状等综合治疗,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本文报告镇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典型糖尿病纹状体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3): 140-14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3.03
    目的 探讨陕西省不同来源癫痫患者分别服用苯巴比妥(PB)、丙戊酸钠(VPA)、奥卡西平(OXC)、左乙拉西坦(LEV)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及经济学效应,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入组陕西省农村癫痫项目及在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各200例,根据入组来源不同分为农村癫痫项目组(A组)及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组(B组)。根据应用药物不同,A组再分为PB组及VPA组,B组分为OXC组及LEV组,比较患者治疗随访1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及药物经济学效应。结果 本研究病例在随访终点(服药第12个月)时,在A组中,PB与VPA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7,P>0.05);在B组中,OXC与LEV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05)。在服药后癫痫发作控制总有效率方面,PB组为56%、VPA组为51%、OXC组为54%及LEV组为56%。最小成本分析(CMA)表明PB组每年药物费用低于VPA组(P<0.01);OXC组每年药物费用低于LEV组(P<0.01)。结论 4种药物对控制癫痫发作均有较好疗效,PB在控制癫痫发作方面有更好的经济性。临床医生可从药物经济学角度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抗癫痫药物。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4): 229-23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8
    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检查手段,可以评估组织硬度。根据所用设备的不同,弹性成像分为超声弹性成像和磁共振弹性成像,已在神经外科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但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文献,对弹性成像在癫痫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弹性成像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依据。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4): 225-228.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7
    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神经炎症是诱发癫痫的一个重要因素,癫痫的发生伴随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炎症信号通路如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及Notch信号通路等的激活,这进一步加重了癫痫发作。针对这些靶点的治疗为控制癫痫发作提供了新的机会。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调节细胞,其在脑部炎症的调节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综述了小胶质细胞参与癫痫发生及发展的常见信号通路。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4): 198-202.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4.02
    目的 探讨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及联带运动在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和梅杰综合征(M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pHFS的患者29例、MS患者1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LSR及联带运动检测,其中LSR包括3个分支:眼轮匝肌记录-下颌缘支刺激、额肌记录-下颌缘支刺激、下颏肌记录-颞支刺激。对两组患者的LSR及联带运动检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pHFS和MS患者3个分支LSR的潜伏期、波幅及时限指标。结果 pHFS患者的LSR和联带运动的阳性率分别为96%和53%,而MS患者未见LSR和联带运动。pHFS患者分别在眼轮匝肌、额肌及下颏肌记录的LSR潜伏期和波幅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眼轮匝肌记录的LSR时限较额肌和下颏肌短(P<0.05)。下颏肌记录的LSR阳性率为96%,较额肌的75%和眼轮匝肌的87%阳性率高(P<0.05)。结论 LSR和联带运动检测对pHFS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pHFS和MS的鉴别诊断。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5): 301-305.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5.08
    癫痫是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短暂大脑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癫痫患者常伴有生殖内分泌功能紊乱,在女性癫痫患者中,生殖内分泌功能障碍常导致生育障碍,而除了癫痫本身的原因以外,也可能与抗癫痫药物(AED)的不良反应有关,因此对于女性患者AED的选择也应更加谨慎。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阐述癫痫与生殖激素的关系、AED对生殖内分泌的影响及女性癫痫患者的妊娠结局等。
  • Journal of Epileptology and Electroneurophysiology(China). 2023, 32(05): 283-287+300. https://doi.org/10.19984/j.cnki.1674-8972.2023.05.05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Tau蛋白、多巴胺(DA)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β(S100β)的水平变化,并分析ACOP后的脑损伤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2月于达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61例ACOP患者作为观察组,46例职业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的NSE、MBP、Tau蛋白、DA及S100β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MBP、Tau蛋白及S100β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NSE与MBP水平呈正相关(r=0.211,P<0.05);DA与Tau、MBP、S100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542、0.563、0.508,P<0.05);S100β与Tau、MBP水平均呈正相关(r=0.352、0.372,P<0.05)。结论 ACOP患者血清中的NSE、MBP、S100β及Tau蛋白水平均呈高表达,这可能与ACOP患者脑损伤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