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分散剂优化及其应用

李佳蒙, 张子航, 刘佳音, 黄显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2024, Vol. 57 ›› Issue (08) : 867-876.

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分散剂优化及其应用

  • 李佳蒙, 张子航, 刘佳音, 黄显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具有减缓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危害的巨大潜力.此前已开发的酸酐辅助室温烧结的锌纳米颗粒(ZnNPs)导电油墨,实现了室温下低能耗烧结.在这种烧结方法中,油墨体系中分散剂的种类与质量分数对于水分子的扩散以及水与酸酐的结合过程的进展有着显著影响.然而仍然存在油墨体系中分散剂的选择机制尚不清晰、油墨电导率数值有限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对比了聚乙二醇(PEO)、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乳酸的水蒸气透过率及它们分别作为分散剂时的油墨电导率,进一步优化油墨体系中的聚合物选择,明确了PEO在体系中的独特优势;其次使用四探针测试仪、拉力试验机和3M-612胶带对含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分数PEO的油墨分别进行了电导率测试、疲劳测试和剥离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2%、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的PEO为该油墨体系的最佳分散剂参数选择,并将优化后的油墨电导率提升至87 650.81 S/m.此外,基于优化后的油墨和丝网印刷工艺在聚乙烯醇基底表面制备了多种生物可降解电子器件.其中,互连引线可以在圆心角为225°的弯曲状态下点亮发光二极管;应力传感器可以根据电阻值变化来识别手指的弯曲/伸展动作;加热器在1.25 W功率下200 s升温至54℃;最终器件可以在水中60 s内实现快速降解.这些器件展现了良好的电学性能、机械性能、电热响应特性及降解性能,满足大规模制造和电子工业实际应用的需求,对解决严峻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电子 / 印刷电子 / 纳米颗粒 / 生物可吸收聚合物

中图分类号

TQ630.495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佳蒙, 张子航, 刘佳音, 黄显. 生物可吸收导电油墨分散剂优化及其应用.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24, 57(08): 867-876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21002); 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C04004)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