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杨勋爵, 孟兆云, 李越, 杨雨泽, 李营刚, 苏云, 李敏

PDF(4802 KB)
PDF(4802 KB)
森林工程 ›› 2024, Vol. 40 ›› Issue (06) : 20-29.

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杨勋爵, 孟兆云, 李越, 杨雨泽, 李营刚, 苏云, 李敏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贺兰山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系统分析该地区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特点,对于明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真菌多样性及其群落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贺兰山3种主要建群树种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的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及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从青海云杉、油松和白桦的根际土壤中分别获得真菌操作分类单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数为267、353、433个,其中3个树种的共有OTUs数为60个。所有真菌OTUs属于17个门、42个纲、107个目、210个科、326个属。在门水平上,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为主要优势真菌,相对丰度分别为58.7%和35.7%。在属水平上,相对丰度最高的5个属为蜡壳耳属(Sebacina,6.7%)、棉革菌属(Tomentella,6.5%)、丝盖伞属(Inocybe,6.1%)、双子囊菌属(Geminibasidium,3.7%)和青霉属(Penicillium,2.9%)。不同树种的优势真菌群落组成有显著差异,青海云杉、油松和白桦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属分别为双子囊菌属(10.8%)、丝盖伞属(16.9%)和蜡壳耳属(9.0%)。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驱动因素,其中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对真菌群落组成均有显著影响,解释度分别为41.6%和39.1%。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的土壤真菌多样性较高,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研究结果丰富了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资源的生物信息,可以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真菌资源的挖掘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建群树种 / 真菌多样性 / 群落结构 / 土壤理化性质 / Illumina MiSeq测序

中图分类号

S714.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杨勋爵, 孟兆云, 李越, 杨雨泽, 李营刚, 苏云, 李敏. 贺兰山主要建群树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森林工程. 2024, 40(06): 20-29

基金

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2JBTD010);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JJS23058)

评论

PDF(4802 KB)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