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熊耳山地区的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意义

刘恒, 刘磊, 张德贤, 康诗胜, 胡天杨

地球科学 ›› 2025, Vol. 50 ›› Issue (02) : 667-686.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熊耳山地区的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意义

  • 刘恒, 刘磊, 张德贤, 康诗胜, 胡天杨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华北克拉通南缘出露的古老岩石主要为TTG和钾质花岗岩的岩石组合,该组合是研究花岗岩成因和大陆地壳生长演化的一个重要对象.聚焦于熊耳山地区,利用锆石微区Hf-O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来示踪岩浆的演化过程,探讨不同阶段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源区性质及其成因机理,厘定了2.5~2.4 Ga,~2.3 Ga两期重要岩浆-构造事件.研究发现,小南沟地区2.51~2.43 Ga奥长花岗岩含有富钛氧化物,εHf(t)值为-6.9至+5.0,锆石δ18O值平均值分别为6.03‰和5.18‰,可能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和沉积物质的加入有关.黄沟和穆册地区2.3 Ga钾质花岗岩显示锆石δ18O值平均值分别为3.98‰和3.10‰,εHf(t)值较低,为-5.8至-3.5.锆石δ18O值的明显降低,可能跟地幔物质上涌引起的高温水岩反应过程有关.不同时代花岗岩的不同类型锆石微量元素呈现出大陆弧环境的特征,结合较低的εHf(t)和降低的δ18O同位素组分变化,熊耳山地区在岩浆静寂期前夕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

关键词

锆石Hf-O同位素 / 氧逸度 / 华北克拉通南缘 / 2.5~2.3 Ga / 活动大陆边缘 / 构造地质学

中图分类号

P584 / P588.11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恒, 刘磊, 张德贤, 康诗胜, 胡天杨. 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熊耳山地区的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意义. 地球科学. 2025, 50(02): 667-686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1972198);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2JJ30702); 中南大学研究生自主探索创新项目(No.2023ZZTS0439);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No.CSC202306370128)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