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层判识及其科学研究意义:从岩表特征模糊区分到地质基因定量判定

周翠英, 廖进, 刘镇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11) : 4249-4264.

红层判识及其科学研究意义:从岩表特征模糊区分到地质基因定量判定

  • 周翠英, 廖进, 刘镇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红层是岩石圈层具有代表性的沉积地层之一.其分布之广,厚度之大,沉积之典型、地貌之完整,实属罕见.同时又是中华文明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是地质、工程、生态与材料等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但是,自1835年英国工程师和1925年李四光先生提出红层概念以来,至今尚未达成统一认识,缺乏较为系统的对红层判识及其科学意义的归纳总结,约束了对红层的全面认识,难以满足红层科学发展的需要.为此,较为系统地回顾了红层判识的岩表特征模糊区分、地貌颜色明确辨别、地层规律定性识别与地质基因定量判定等4个阶段的主要历程,归纳总结了不同阶段红层判识的科学意义,讨论了地质演化关联、对象范畴扩展与材料属性模型等红层判识趋势及其主要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红层判识的价值与展望.

关键词

红层 / 地质基因 / 定量判识 / 范畴扩展 / 科学意义 / 沉积学 / 地层学

中图分类号

P539 / P512.2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周翠英, 廖进, 刘镇. 红层判识及其科学研究意义:从岩表特征模糊区分到地质基因定量判定. 地球科学. 2024, 49(11): 4249-4264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s.42293350,42293354,2293351,42293355,42277131,41977230)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