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二叠纪火山岩喷发古地理环境及演化

熊绍云, 史志伟, 周刚, 苏旺, 张豪, 李亚, 姚倩颖, 江青春

地球科学 ›› 2024, Vol. 49 ›› Issue (01) : 84-102.

川西南二叠纪火山岩喷发古地理环境及演化

  • 熊绍云, 史志伟, 周刚, 苏旺, 张豪, 李亚, 姚倩颖, 江青春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通过川西南二叠纪火山岩喷发古地理环境及演化分析,旨在明确火山喷发时古陆位置及分布,从而圈定有利储层分布.利用火山岩中代表喷发古地理环境的系列标志,结合室内地球化学、测井资料及火山喷发前岩溶古地貌等分析,认为该地区火山岩喷发古地理环境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类.火山喷发时古地理环境受控于康滇古陆的形成与演化,火山喷发早期,东吴运动第二幕发生强烈构造运动导致康滇古陆形成,海水由石棉-天全一带向南北退去,仅在研究区南部的石棉-汉源-峨边-珙泉一线以南地区和北部的宝兴北部一带保留海相沉积环境;中-晚期,宝兴及以北地区继承了早期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甘洛-马边-盐津一带由缓坡沉积环境演变为滨岸沉积环境.二叠纪火山喷发时,川西南地区为古陆,成都-简阳一带发育的熔结凝灰岩和熔结角砾岩,溶蚀孔洞发育,储集性最好,是目前四川盆地二叠纪火山岩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周公山-宜宾一带发育的自碎角砾岩,由于处于溢流相上部亚相,火山喷发间歇期的风化淋滤作用产生溶蚀孔洞,储层较好,周公山地区获得油气突破,证实了其油气勘探潜力.

关键词

二叠纪火山岩 / 火山喷发 / 古地理标志 / 古地理演化 / 川西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熊绍云, 史志伟, 周刚, 苏旺, 张豪, 李亚, 姚倩颖, 江青春. 川西南二叠纪火山岩喷发古地理环境及演化. 地球科学. 2024, 49(01): 84-102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项目(No.2018A-0105)

评论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